首页 党风行风 团队建设 工会之窗 两学一做 督学 学习心得 返回学校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专题网站>>党建专题>>团队建设>>廉政动态>>第二实小徐菊老师获“市师德模范”称号
第二实小徐菊老师获“市师德模范”称号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08日     点击次数:     作者: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与孩子结缘,与幸福相伴

——湖塘二实小徐菊老师被授予“常州市师德模范”荣誉称号

徐菊,一名普通的科学教师。99年踏上工作岗位,十七年来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在探索、实验、推理、实践的天地里与孩子们建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厚情谊。送走一届,迎来一批,身边一直充满着勃勃生机,萌动着生生不息的活力,随着岁月的更替,直觉告诉她,这是一种天意,一种缘分,与这些纯朴的孩子有缘。她的人生,她的命运,早已与孩子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孩子结缘,是她终身的幸福!

缘·情,投身课堂。

99年走出师范,走进小学,成了一名教科学的“孩子王”。深度钻研教材,广读学科专业书籍,细品学生个性心理,走进学生、融入学生、顺应个性、差异发展……她发现科学课堂活跃而有序了、氛围热烈而润泽了;各项科技活动深入而有效了、兴趣广泛而浓厚了;学生用心用情而发展了、老师充实而幸福了。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她最关注的就是学生: 他们有没有进入探究状态? 他们发展了吗?她观察他们的实验,倾听他们的交流。教学中出了问题,总是会近乎于苛刻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却不会去责怪学生。不强迫他们学习,不压制他们的言论,努力尊重他们的发现和选择。课上,同学们观望起了外面的雨滴,她就讨论不同的天气,雨滴的形成;课间,孩子们玩起了溜溜球,她就分析溜溜球的原理、比比谁玩的更溜;操场上,孩子们抓起了蚂蚱,她就把他们搬进了课堂,了解了昆虫的习性……一棵树摇动了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了另一朵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默契、信赖和坦诚,这就是老师最持久的幸福之源。在和孩子们不断学习、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她体会到启蒙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也在成长自己,做个科学老师,生活真是有滋、有味、有趣。

缘·爱,塑造形象。

除了每天的课堂教学,能和学生更为亲密接触的就是开展科技特色活动了。从教以来,她先后辅导过摄影、烹饪美食、数棋、论文写作、科技知识竞赛、机器人、三模、魔方等兴趣活动。在整班整年级开展过凤仙花种植、吸管高塔搭建、胡萝卜高塔竞技、七巧板创意拼搭等活动。一开始就是用心完成任务,也由此获得了各种等级和层次的荣誉,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她发现收获远远不止这些,科技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丰富了孩子的课外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作品中磨炼了意志、在合作中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自尊和自信也随之提升。

2012起,学校成为武进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她开始精心策划组织各种科技创新大赛现场类比赛,项目涵盖九连环拆装与归位、纸飞机飞跃凯旋门、吸管高塔搭建、七巧板创意画等六个项目,每次参与人数在五百人以上,这样的活动获得了众多科技辅导员的认可与赞赏,各个项目更获得了孩子们的喜欢与青睐。为此,她多次获得了“江苏省优秀中小学科技辅导员”、“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辅导的航空模连续九年获得武进区团体一等奖。作为一名科学老师,真正喜悦的是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成长,疑惑或专注的神情、愚笨或娴熟的技能、紧张或从容的心理……陪伴着孩子们,幸福满溢。

缘·信,播种希望。

她始终带着一个信念:生活在同一个太阳下不同的世界里 ,我不一定知道你的世界发生了或者发生着什么,但很荣幸能一起分享你们生命中的喜怒哀乐。

小周,是个特殊的孩子,曾经在学校出现很大风波,妈妈在班内陪伴了他大半学期的课,但他还是喜欢恶作剧,经常把胶水涂抹在他人身上,把相邻几桌的桌面、地面搞成水塘,抽离人家的凳子让别人摔跤,把实验材料从讲台搬到任意一张桌面……转化他,需要无限的耐心与恰当的契机。一次次的谈心,一次次的信任,一次次的沟通,小周茫然的眼神中有了第一次长时间的审视,来思考老师的表情、可信度。一次次的帮助,一次次的扶持,一次次的言说,这一只特别的“蜗牛”拥有了特殊的礼遇,慢慢感化与成长。家庭的认识与提升对孩子是最大的帮助,让家长也成长起来。徐老师,让自己的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心怀此念,努力行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苏轼的豁达、睿智,让她更加甘于宁静而淡泊,更加珍惜与学生的这种缘分,也更加珍惜这种与任何职业不同的幸福。  

她爱她的学生,她爱孩子们,直到永远!

(撰稿:谢月红 审核:朱燕芬)

 

 

    附件:
  两学一做 更多>>
  管理制度 更多>>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星火南路15号 电话:0519-8619932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