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11月8日,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一行六人在朱校长的带领下,迎着深秋的晚风,踏着浓浓的夜色,风尘仆仆地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参加“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暨“中国·美国·英国”小学语文课堂展示峰会。短短的四天学习,让我们如沐春风,如品龙井,回味无穷。构筑“理想课堂”,成为与会者共同的教育理想。 此次活动在杭州西湖体育馆举行,活动形式有:理论演说、课堂观摩、圆桌论坛、互动对话、观察评论、嘉宾访谈、成长沙龙。47位主讲专家和37位书面课评专家相继给我们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盛宴,每一堂课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惊喜和收获。在课堂观摩环节中,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湖心亭看雪》拉开了本次课堂观摩活动的序幕,其独特的课堂美学意韵和强烈的教学艺术感染力,铺陈复沓的课堂用语,精美华丽的教学课件,精雕细刻的课堂程序,细致入微的环节安排,声情并茂的情感朗读,让我们如此熟悉和陶醉。孙双金老师通过潜心涵咏、诵读体味、创设语境、比较品评、激活想象、切己体察、移情体验等方法,让文字最大限度地形象化,充溢着、流泻着具体的情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体验,让孩子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书<戴嵩画牛>》是一篇文言文,是苏轼写的一篇题跋。文章不长,但蕴涵深刻,颇具哲理。窦老师基于题跋的文体特点,着眼于学生语言、思维、思想的发展,引导学生于诵读中理解文本、思辨中加深认识、创作中发展表达能力,既重视教材内容的基本性,又重视思考的开放性,更凸显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性。全课大气磅礴、挥洒自如,高潮迭起,精彩不断。可以说是一次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探究之旅,是一次思维训练的智慧之旅,更是一次文化传播的艺术之旅。互动对话环节中,千课万人组委会请来了梁晓声作家, 在孩子们学完《慈母情深》后,直接与作者对话,真切感受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感受作者的创作源泉,体会文章传达的深情的母爱。参与上课的老师不仅有国内的,更有来自英国的William Dean 和来自美国的Molly Kathleen Bozzo,他们分别执教了《老虎来喝下午茶》以及《红色手推车》,让与会者看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样态。除此之外,还有风趣幽默的薛发根老师、大气开放的蒋军晶老师、富有童心的何捷老师、务实创新的虞大明等知名优秀教师也给我们带来的一场场精彩的课堂。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干国祥、陈琴、夏昆讨论了“古典诗歌教学的理想状态”;王路、边存金、何夏寿开展主题是“儿童文学视野中的理想课堂”的圆桌论坛;刘发建等就“如何落实儿童学习为中心”“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当代儿童心灵”进行了交流;王乐芬等教师开展主题为“教师如何读书”、“如何提升儿童阅读量”、“语文教育如何回吕叔湘之问”的圆桌论坛,引起了在座专家和老师对当下儿童学习和语文教育的深深思考。 回眸四天的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理想课堂”的追寻不仅仅是一次温暖的聆听,更是一次精神的提升。相信,“理想课堂”的余音将随着我们坚实的实践步伐,奏响在我们湖塘二实小每一位教师的心间。 (撰稿:王芳 摄影:陈静仪 审核:杨秋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