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风行风 团队建设 工会之窗 两学一做 督学 学习心得 返回学校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专题网站>>党建专题>>督学>>为安全“护航” 给生命“加固”
为安全“护航” 给生命“加固”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31日     点击次数:     作者:超级管理员      来源:原创

为安全“护航”  给生命“加固”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安全工作之督查与整改

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  王新亚

一、现象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督查阶段,发现学校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1、学校坐落在星火南路西侧,距离星火南路不到10米,道路面狭窄,接送学生的车辆和过往车辆较多,学校上学、放学时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大部分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横穿马路,有些学生过马路聊天打闹;在路上追跑打闹等等。有一些学生等得不耐烦便从车流中穿过,容易出现交通安全事故。

2、学校的保卫组织不健全,保卫力量薄弱。虽然有5位保安,轮流上班,白天三人,晚上两人。而学校共有三个门岗,每人一个岗位,而学校东南门和东北门正处星火南路上,车流量大,每天进出人口密集。仅凭一岗一人是难以承担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的。

3、由于学校地处湖塘御城小区东南角,仅在校就读的御城小区的学生就有1000多人,还有几十辆轿车通过此路段,道路又狭窄。时常有学生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路上行走,有些学生还你追我赶,占据了大半个路面,车子行驶到这路段除了减速慢行,还时常是车让人。导致每天上下学西门通道很拥挤,给学校师生的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4、四合院式的教学楼共六层,设有5个楼道。现有58个班级,班容量大。集队出操时按照各个班级就近楼道的原则,在楼道口两班相遇时,总是抢着先走,要不就在楼道口等上面的班级先走完,浪费了时间。有时楼梯上会出现两个班同时下楼梯,很拥挤,存在安全隐患。从一楼内校园平地到操场之间的这段路上,各班队伍之间出现横向穿插,场面凌乱,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5、校园教学楼的阳台低矮,不够牢固。课间学生喜欢在阳台上看书、做游戏、玩耍,阳台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有些孩子喜欢攀爬阳台,还时不时地把头伸出阳台外看风景,或是往下看,存在安全隐患。从教学楼通往食堂的风雨长廊建造已久,顶部风化脱落,师生行走存在安全隐患。

二、督导指导

1、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2、学校、社区和家长,三方携手共同管理,保障学校的安全。在学校路段设警示牌,并进行限速。加强校园周边秩序管控,站好“护学岗”。

3、引进技术,为师生进出校门开创绿色通道。

(1)、对校园的安全管理应该从校园大门开始,有效防止外来人员的进入。设置门禁系统,确保师生进出校门畅通。

(2)、加强对学校主干道,实行人车分流,保障师生同行更安全。

 4、设计合理的路线,保障集队、出操有秩序。树立规范,榜样引领。全面学习并背诵“十要十不课间行为规范”,知晓遵守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并充分内化后落实到行动中。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学生集队、出操文明有序,安全通行。

 5、加强对校园设施设备的定期和不定期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三、具体策略

1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我校严格贯彻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校园设立交通安全专栏,不定期举行专题讲座、报告会、演讲会,将交通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时时感受到交通法规就在自己的身边,形成自我教育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制定交通安全公约、创建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发放《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组织培训学校“小交警”或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等形式,向广大学生家庭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向他们讲授一些交通安全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联系相关部门,在学校路段设警示牌,并进行限速。建立健全的值班制度和“家长护学岗”为学生上下学提供安全保障。

根据学校周边上下学时段交通密集以及接送学生的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学校联系了相关部门,安排民警、协警,定点管理。每天派专人负责各学校门前的交通疏导工作,及时清理乱停乱放的接送车辆,引导家长接送完孩子后尽快离开,及时缓解校园门口因人多、车多引发的交通拥堵和秩序混乱。

为切实加强学校门卫管理和校门口安全工作,保障孩子的安全及学校财产不受损失,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建立了健全的值班制度,在朱校长的带领下,建立了校行政的值班制度,所有党员教师值班制度,进一步加大了门卫管理,实施由学校领导带班、党员教师值班、学校保安人员参与,社区交警维护的四岗执勤制度,加大力度对学生在“校门”与“家门”之间这一“安全空白”的管理,维持校门口的秩序,为孩子的上下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还建立了“家长护学岗”,为学生上下学保驾护航。家长志愿者护学岗主要为早晨学生上学的半小时护学岗,承担秩序维持、安全保卫、交通疏导等多种功能。成员由各班热心家长自愿报名组成,每班推荐10名家长,分成两组,每组5人,各组选取一名组长。由学校统一安排值日时间。各班值日的热心家长于上午705—740准时到岗,必须穿戴好爱心护学岗的背心装备后方可上岗;由各组长分配护学地点:东南门两位,东北门三位。家长主要负责打开车门,帮助学生尽快下车。站在马路中间的家长主要负责让学生在栏杆处稍等,听从辅警口令统一过马路,把学生安全护送进校门。各班主任为每一位家长志愿者颁发奖状,表示感谢。每学期还评选优秀家长志愿者团队,为孩子所在的班级争荣誉,同时也呼吁更多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

3、引进技术,为师生进出校门开创绿色通道。

    1)、设置门禁系统,确保师生进出校门畅通。

对校园的安全管理应该从校园大门开始,有效防止外来人员的进入是对校园安全的一个基础保障。针对校园现行的管理问题,开发出了校园无障碍出入管理系统。 学校与2016年下半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引进高科技术,分别在学校的东大门、东北门和西门设计门禁系统,还给在校的每位学生和老师办理了门禁卡,实行一人一卡制,每位老师和学生进出校门必须刷卡才能进出,确保大家出入安全快捷方便。

校园门禁系统还开启了短信通知功能,当学生到达校门时,通过通道时读卡器立即读到学生所佩戴的感应卡,并将该感应卡卡号输出给电脑里安装学生平安短信服务系统,系统立即预录信息向该学生父母发一条手机短信,如您孩子已达学校。同样,学生若离开校门的话,系统立即预录信息向该学生父母发一条手机短信,如您孩子离开学校。家长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到校、在校、离校的情况。门禁系统已投入使用,在上学和放学高峰时,学校东大门、东北门、西门通道每分钟可以通过30人以上,不会发生拥堵的现象。由于没有任何障碍,意外情况下不影响疏散。大大减轻了门卫保安繁琐的工作,保障了学校的安全。让家长放心、老师安心。

 2)、实行人车分流,保障师生同行更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和车辆出入校门的安全管理,确保师生上下学安全。我校针对实际情况,在学校西门的通道上用道路护栏隔断,一半行人道,一半汽车道,实行人车分流。为保障人车分流这一安全管理措施的顺利实施,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1、德育处广泛动员,统一调度,向师生阐明利害关系;2、值班教师增加校门岗位,引导教师汽车有序进出,劝阻接送家长入内;3、规定西校门开放时间,由保安和值班教师严格执行;4、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强化学生安全教育,抓好每天放学的路队管理。

这样一来,真正实现了上下学时学校人车分流,将学生和机动车完全分离开,互不干扰,对于缓解校园通道交通压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真正做到了从以“人”为本到人车兼顾,杜绝了校门口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效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4、设计合理的路线,保障集队、出操有秩序。树立规范,榜样引领。全面学习并背诵“十要十不课间行为规范”,知晓遵守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并充分内化后落实到行动中。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学生集队、出操文明有序,安全通行。

    在校行政和体育组的共同努力下,设计了多种路线,经过多次实践,最后采用如下路线:整队集合的路线以楼层为单位来规划,五个楼梯口,不按年级来分,按各个楼层来分,一个楼层集中用一个楼道,从五个楼道出来,设计好路线,从不同的入口进入操场。并在各年级各班级播放文明班级“校园常规文明礼仪专题示范片”,树立规范,榜样引领。各班在此基础上加强整队集合训练,做到静、齐、有序。

为了建立规范、有序、安静的路队,保证路队行进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各班的路队行进水平,提升学校路队的整体面貌,学校对教室门口整队,楼道通行,平地行进,到场地后踏步排队,做了更周密细致地部署,制定出了具体要求如下:

   (一)教室门口整队要求:

    1.班主任领队,整个过程要做到:安静、有序。

    2.各班在音乐响起后迅速在教室门口靠近班级的一侧排好二路纵队。

    3.每班都有一名小干部喊集合和整队口令:“全体立正”、“原地踏步走”、“起步走”。原地踏步要求手臂抬高45度,脚离地面15厘米左右。

    4.班级小领队举好班级牌在前面引导,能合理控制速度、转弯时能走直角;与其他班级相遇时能做出相应判断;两队相遇转弯让直行。

   (二)楼道通行要求:

    1.上下楼梯遵循“右侧通行原则”,经过走廊、楼道时注意从右侧有序行进。

    2.在楼梯上行走时要做到:不抓扶手、不蹦跳、不推拉、不追逐。

     ()平地行进的要求:

    1.在教室门口整好队后,学生成两路纵队行进,前后左右对齐,不抢先、不落后、不说话、不嬉戏打闹、不勾肩搭背、不随便插队、更不准擅自离队、无故逗留,要求步调一致,保持匀速前进。

    2.队伍从楼梯上下来到达平地后,负责喊口令的同学用口令引导大家“原地踏步”,等待后面的同学跟上队伍,整好排面,再喊“起步走”,方可继续前行。

    3.行进时,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拇指根部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

    4.队伍需要转弯时,走直角转弯路线。不随意地走曲线或弧线转弯。

   (四)到场地后的排队要求:

    1.到场后:听音乐原地踏步,整齐合拍,边踏步边调整队伍。

    2.退场时:各班级有序返回,路上的行进要求跟进场要求一致。

各年级各班级均需根据上面各项要求认真落实,学校加大了督查力度,安排校行政、老师等定点、定时、定岗检查,加强通报力度,促使学生加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学生集队出操的安全。

    学校还开展“最美路队”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各班的路队行进水平。

5、校园设施设备及时整改,为孩子校园生活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安全无小事,警钟应长鸣”。校园安全工作,校领导高度重视,把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摆在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校园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畴。坚持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学校将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坚持有记录、有反馈、有落实,不留死角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机制,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1)加固阳台,为孩子的活动场地提供安全保障。

四合院式的教学楼,共有六层。由于学校班级多,学生人数多,学生活动场地相对较少,在一楼上课的学生课间可在宽敞美丽的院区里活动,而从二楼至六楼的上课班级的学生呢,阳台成了他们的活动场地,考虑孩子的安全问题,学校对每一层楼的阳台进行加高、加固护栏,给孩子们的活动场地筑起一道安全屏障,保证孩子在校的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快乐、安心地玩耍游戏,无后顾之忧。

(2)、整修长廊,为师生的通行遮风挡雨。

学校由四合院式的教学区,宽敞明净的餐厅(生活区),独立的室内体育馆、开阔的篮球场、田径场(运动区)五个区域组成。各区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整个布局紧凑、合理。孩子们每天中午都要从教学区步行到餐厅用餐,一旦遇上下雨下雪天,全校3000多名师生要从风雨长廊通过,由于建造已久,风雨长廊的顶部开始风化,脱落,校领导及时排查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整修一新,整修后的风雨长廊更加牢固更加宽敞明亮了,为师生的通行带来很大的方便。

四、整改效果

在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整改下,社会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安全隐患大大地减少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每天上下学校门口秩序井然,车辆有序通过,师生也有序安全地进出学校。车辆和学生进入校园后都能按照学校规定的路线有序安全地通行。不论是集队行走,还是升旗出操,在校园中的任何一个楼梯上,老师都能在队伍前面领队,学生的队伍都能保持有型,而且行进速度快慢适中比较合理。课间,学生们在已经加固过的阳台上安心地游戏、玩耍,确保学生每天都有充足的活动时间,使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附件:
  两学一做 更多>>
  管理制度 更多>>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星火南路15号 电话:0519-8619932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