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走进湖塘二实小 3月16日,武进区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骨干教师们走进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开展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第四组)。武进区培育站全体成员与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观摩骨干教师示范课。培育站成员蒋丹萍老师执教《望月》一课,由近期风靡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最有看点的“飞花令”作为导入,让学生以“月”为主题对诗。先由诗中月切入,再引领学生欣赏江中月,最终感悟心中月,品读散文中的诗意。吴丹英和潘春霞老师均执教一年级的《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上课教态亲切自然,极具亲和力;执教《“番茄太阳”》的杨宇老师教学流畅,课堂内容充实;鲁瑶老师借助视频、图片对比带领学生走近《沙漠中的绿洲》,依托重点词句来解读文本;金蕾老师《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设计紧紧扣住学生为主体。七位培育站老师的风采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节课后,在金磊校长的主持下,评委代表蒋伟新校长对今天的课堂进行了点评。他首先赞扬了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学生整体学习习惯较好,可见平时训练有素。其次,肯定了这七位培育站老师的示范课,归纳为“三关注”:一关注了文体的特点展开教学,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二关注了教学内容的重组和开发,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三关注学生的习惯培养。“三有”:一有情有趣,邻里情、家人情在课堂上师生间浓浓地流淌,童话故事教得有趣味;二有天有地,“天”即课标,老师们的教学设计都显现了心中有标,年段目标也非常明晰。“地”则是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不急不躁;三有扶有放,老师们从课文的言语出发设计了一系列的训练,言语实践得到落实。最后,建议言语训练要点面结合,可以适当调整思路。如从整体讲故事入手,在指导学生讲好故事的过程中穿插着理解,这样就可以将言语实践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 本次活动,为乡村骨干教师成功搭建了一个教育互动平台,既加强了地区教育教学交流,又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活动也有力地推进了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语文研究向纵深发展,引领全体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供稿 撰稿:陈雪娇 摄影:李天泽 审核:杨秋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