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
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一思想。
我在组织《三角形》的教学时,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从中找出我们所熟知的图形,从红领巾、自行车的车架、屋顶等物体中找到三角形,然后利用学具让学生拼搭这样的三角形,学生在动手搭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类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样长,有一类三角形两条边一样长;而也有三条边都不一样长的。所以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尝试。设计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交流,探索分类的办法,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由此可见,学生在探究学习时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本课教学凸显了“提供载体,引导探究”的特点,在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方面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学生在完成探究任务时,既有效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又学会了合作探究的方法,实实在在,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