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扎实有效上好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6-06-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春华

   

                   扎实有效上好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
   阅读教学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留心第一课时,我们会发现:不论是观摩课,评优课还是竞赛课、展示课,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老师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精彩。总之,第一课时被忽视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寻味的“第一课时虚脱现象”,语文“第一课时”的“僵化”、“越位”和“错位”,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课时应该怎样安排才算合理呢?识字学词?作业?拓展?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预习课文完成生字新词的学习吗?短短的四十分钟所有的学生都能读通读懂课文吗?深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吗?
    我们经常说:教无定法,可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阅读教学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安排得有起点和重点的。每一课时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应该有自己的课时重点。从家常课看,识字学词、通读文本、了解课文梗概、理清文章脉络应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品味词语、读懂课文、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方法为第二课时。所以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不能提前,或者说是不重视的。
(一)、巧设预习要求,课堂落实检查。
    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应纳入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当然,根据年级段特点,我们的预习要求有所不同,预习的过程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这一环节,并真正落到实处。
(二)激发情感,自然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课时学生刚刚接触新的课文,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能否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真心学习,至关重要。为此,课始教师要努力创建情境,根据文本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或故事简述或激情叙说或资料巧现,让学生在教师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在恰当的材料中走进文本,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从而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情感上震憾学生,在心灵上呼唤学生,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
(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扎扎实实指导读书
    书不读通不开讲,即是说只有在第一课时把课文读通了,第二课时才能有效地展开课文的研读。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只要让学生在课前或在第一课时自由式地多读几遍呢?如何有情趣地在第一课引导学生喜欢读书,把课文读准、读顺、读熟仍然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和听课的看点,要能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扎扎实实读书”即“真读书”,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
(四)整体感知,了解全文,理清脉络。
    语文教学强调从整体入手,课文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第一课时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完整的认识。在有效试读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试读体会,说出感受,使学生对文本形成粗略的整体印象,达到放下课本还很清楚的地步。
(五)精读感悟,体味情感。
    第一课时是否涉及精读课文,我想,这应该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而定,这就牵涉到整篇课文的课时划分及课时目标确定。低年级第一课时重点放在字词教学,因此,精读重点放到第二课时、中高年级可以解决部分精读内容当然,无论哪个年段,我们第一课时都应将正确、流利读书放在首位。
(六)抓住重点,留下悬念。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语文第一课时在结课时,教师或简要阐述或引导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突出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嘎然而止,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七)写字指导,突出典型例字教学。
众所周知,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读的地位不容置疑,大家都对它情有独钟。因此像“读”占鳌头、“读”树一帜等类似的口号也屡见不鲜。识字写字教学似乎已在阅读教学中淡出,踪迹难觅——哪怕是第一课时的新授课。所以我们要重视写字教学,进行个别字写字指导,让学生在轻松、活泼、和谐的氛围中写好字,落实第一课时的基础训练。
    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浸润着我们的操劳和智慧;镌刻着我们的惆怅和欣喜。什么样的第一课时教学是成功的?我想,如果它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读通了课文,真的训练了学生的写字水平,那么我就觉得第一课时的教学就是成功的了。别以为山脚没有宜人风光,只要我们驻足在这里——第一课时,我们同样可以领略无限精彩。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