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教育的智慧》这本书,说实话,并没有很吸引我。但是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我发现这本书能让我从中学到很多,而且我也产生了许多和以前不一样的想法。
首先是对于“惩罚”这个词的进一步理解。每当学生有作业没有完成或者不该错的写错了,我会进行所谓的“惩罚”,那就是让学生多写几遍。我认为既然一遍不写,那么就多写几遍。但是在读完关于“惩罚”的那一章之后,我发现我的目的一开始就错了,我忽略了四年级学生所应有的学情,毕竟他们还是在成长、发展中的孩子。“惩罚”可以有,但是不能为了老师心里所谓的那杆秤,而“惩罚”。并且“惩罚”应该要有效,而不是惩罚过后就算了。比如,对于默写默错许多的学生来说,出了基本的抄写之外,更要检查抄写过后的成果,默错了的会了没有,错字会写了没有,这些都是老师应该去做的。
同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度”的掌握也让我困惑很久。和他们过于亲密,成为朋友,那么很能在课堂上甚至于作业上学生就会很马虎;如果和他们距离过远,也就是完全的上级和下级的关系,那么学生会害怕老师,甚至于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如何与学生成为亦师亦友这种良好的关系,这种度真的是比较难以掌握的。而且,对于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教师是教书而不是保姆,有很多学生因为老师管得比较多,导致没有自己的想法,教师说一句,他才会动一动,没有自主意识。就像李镇西老师所说的那样,“从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到中国优秀的教育家魏书生,都说明真正的教育家往往既会教书又会育人,仅仅凭学科教学而成为教育家的,几乎没有!”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度要掌握好,教师自己的职责也应该要做到位。
就现在的我,我觉得在课堂上,我与学生就是师生关系,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要求,而在下课后,出了遵守规章制度外,我与学生也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不过我自己的教师道路才会开始,未来还会有很长的路要我去探索,在这条路上对于这种师生之间的关系我还要继续思考。
教育智慧之反思
发布时间:2016-06-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卞一枝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