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节选自中国三四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叙事小说《呼兰河传》。而萧红被鲁迅先生称为“三十年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在备课过程中我以“崇简、务本、求实”为教学理念,以文本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作者质朴、欢愉、反复的语言特色中细细咀嚼,从而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
一、以问题来引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学中,全课围绕三个问题来组织教学流程。在第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在课文中,有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园子的?”这个问题,让学生从园子里的动物和植物两个方面对祖父的园子有个大致的了解,再扣住“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个全文的中心展开学习,体会“活”字的几种意义,从而为下文学生更好的理解为什么我对祖父的园子有那么深刻的印象打下基础。在第二环节中,我以课后习题的第二题“你觉得作者在哪一自然段写得最有趣?”为引领,组织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文,去发现课文中有趣的自然段,然后通过交流,指导朗读品“趣”,从而完成第一大环节的教学;在第三大环节中,我设计了“在园子里,我除了拥有了快乐和自由,还拥有什么?”这个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讨论,学生从而认识到我还更多的拥有祖父的“爱”,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再细心阅读文中语句,品味祖父爱的细节,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看插图想象说话、品味祖父的“笑”,更深刻地悟到所有的自由和快乐,都是源自祖父的“爱”。
二、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
教学中,不是教学生学,而是教学生怎么学,所以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在其它任何读书的时候,都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有教学的第一环节,指导学生品“趣”的过程中,我相机指导学生采用抓关键词句读书、边读边想象、边读边联想、边读边体会作者感情等各种读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去口味“我”在园子里快乐和自由的生活;而在第一环节里,我侧重于教给学生学会品读作者语言、关注作者表达的方式去读书,第十三自然段中把物当着人来写的写法、全文中反复手法的运用,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这种写法的语句形式,然后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反复品读,体会出这种写法的作用,就是在一次次地反复中表达出我快乐、自由和祖父对我的爱。相信如果能长期对学生读书习惯、读书方法上加以指导,学生肯定会在读书的质量上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收获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1、课堂容量大,不利于照顾低下面。2、本文是一篇美文,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读中悟情,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研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