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6-06-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钱丽

《快乐的节日》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开始设计的时候,我就想让孩子们先学会这首歌,然后进行课文的学习。这样做一是考虑孩子们也习惯了按部就班,适当调整顺序孩子们也许会感到好奇的,再就是,既然课文是一首诗歌,它不等同于一般的朗读,背诵之后再进行诵读的指导才更到位,更有效。基于这样的考虑,做了这样的调整。

上课的时候,我播放了《快乐的节日》的歌曲,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的孩子听过这首歌,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但多数同学不会,从眼神中能看出他们的渴望。想学这首歌吗?我问了一句。孩子们回应的真是出奇地响亮。老师想满足大家的愿望,我们都来学习这首歌,不过,学习歌曲首先要做什么?”“记住歌词又是异口同声。我又放了一遍录音,故意调了调胃口,然后对孩子们说:下次音乐课,我已经和王老师说好了,她准备就教我们这首歌。”“耶、耶孩子们都要跳起来了。

那我们就先来记住歌词吧!

我再没提任何要求,也没有变换形式检查,但是,能看得出孩子们读得何等投入,有的亮开了嗓子,有的摇头晃脑,有的闭上了眼睛……我知道,这是歌声在呼唤他们。

 

思考:

    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每天来到学校,学得最多的是语文课,有了一定识字量的他们耐不住新书墨香的诱惑,多数孩子早早就进行了“预习”。从表面上看,这应该对教学是个促进,可事实上,课堂上再让他们反复地读、拼命地记,难免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让孩子们乐于读书,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火花。做一个语文老师真的不容易,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刺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