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鼓响咚咚》教学研讨
周玲:本节课的设计我针对学生的特点以感性入手,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给予充足的实践空间,进行合作探究,自主创作表现歌曲。通过本课节奏训练感受音乐中的强弱变化,用活泼亲切地情绪表现歌曲,并简单创作歌曲、律动。常规积累与内容的延续。初次接触鼓节奏接龙旨在三拍子的规律与熟悉歌曲歌唱培养群体意识,创编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路婉平:学生的歌唱情绪没有表现到位。两端的对比出来的还不够。教师范唱时要唱足,歌词节奏出现力求规范。
王华:创编歌词可以简化,指向性更明确。或分小组创编,便于交流展示。建议分5组,教师巡回指导,拓展部分只要给予简单的了解。
陈彪:敲鼓的动作为了便于歌声的控制可以改成拍凳子与拍腿。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声音感觉。
沈莉:鼓的认识在拓展部分内容的呈现非常丰富,但能否在第一次呈现顾得时候给予学生一个探究的机会,让其摸摸鼓,敲敲鼓,看看鼓的哪些部位可以发出声音,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进而教师再来介绍鼓,用声音模拟鼓声,做一个发声的引导。在歌曲的教唱中渗透古文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