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研活动>>文章内容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05-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小鼓响咚咚》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唱:《小鼓响咚咚》

         动:节奏接龙

创编诗歌

教材分析:

《小鼓响咚咚》是一首短小、流畅、容易上口的儿童歌曲。歌词富有童趣和爱心,词作者利用汉字“咚咚咚”和“懂懂懂”的谐音关系,赋予“小鼓”以生命的灵气,教育小朋友从小就要做个关心他人的好孩子。在教学中不能过分追求声音的响亮,要帮助学生体会三拍子歌曲特有的韵律感,但不要特别突出强拍的力度,以免破坏歌曲自然的美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关心他人的重要性,提高创造能力,增强与同伴的合作意识。

2、通过节奏训练,学生能准确地感受音乐中的强弱变化,还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现强弱变化。

3、学生能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创编简单的诗歌。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律动《幸福拍手歌》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拍拍手、跺跺脚、拍拍肩……

二、 节奏训练

1. 师:小朋友们,又要开始我们新的音乐之旅啦!先请小朋友看一段视频,思考两个问题:你在画面里看到了什么?给你怎样的感受?(声音、节奏)     

敲一敲?

你是怎样敲的呢?(鼓面)

哪个小朋友再来试一试,你还能敲鼓的哪边?(鼓身、鼓边)

2. 看一看老师是怎么敲的?

(鼓面)一下——鼓身(两下)

3. 老师在敲鼓面和鼓声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鼓面(重)鼓声(轻)声音的轻响(轻重)在音乐中我们用强、弱来表示。

4. 出示记号 f p  强弱弱是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第一拍强,第二、第三拍都是弱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打一下三拍子的节奏

你还有什么方法来表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吗

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为下面这段音乐伴奏。——播放《小鼓响咚咚》伴奏音乐

5.周老师想用小鼓来为这段音乐伴奏可是小朋友没有小鼓怎么办呢?(敲椅子)可以第一拍椅子面,第二、第三拍的时候拍椅子的两侧

6.节奏游戏接龙

老师打第一小节,小朋友打第二小节     (相反)

比一比哪一组拍的最好?

三、 学唱歌曲

1.鼓娃娃不仅会说话,还会写诗呢?请小朋友跟我一起来读一读(加响板朗读)

2.请小朋友连起来读一读。

3.小朋友们读得真好听!有位作曲家叫李重光它把鼓娃娃写的诗编成了一首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给你怎样的感受。

      分句教唱歌曲2遍(难点教唱)

         ︱

      完整默唱

         

     完整演唱

         ︱

闭眼背唱歌词唱(请同学们很有精神的演唱第一段歌词)

     ︱

跟音乐演唱

4请小朋友听一听,鼓娃娃除了说话、写诗外,它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懂事的)

从哪里体现他的懂事?小鼓是很聪明懂事的孩子,同学们在生活中应该向它学习。

好了,让我们先来念一念歌词吧!

出示第二段歌词

生试着自己连起来读一读(有错纠正,再连起来读一读)

           

跟琴演唱(师弹2小节,生唱2小节)

           

轻声连起来唱一唱

           

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更好听?(轻、柔)

           

       完整演唱

5.全班跟音乐演唱,请一个小朋友伴奏

           

   男女生分组演唱、伴奏

四、 创编小诗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发出声音,同桌两个小朋友讨论一下,有哪些东西还能发出声音

小宝宝的诗

我的小猫喵喵喵

我说话儿它都懂

我说小猫叫三声

我的小猫喵喵喵

请小朋友以生活中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创编一首“我的诗”

五、 拓展延伸(介绍各地的鼓)

师:刚刚小朋友们和小鼓成为了好朋友,现在还有几位朋友迫不及待地想加入我们,你想先了解谁呢?       这节课小朋友有哪些收获?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