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鼓响咚咚》教学反思
《小鼓响咚咚》是一首短小、流畅、容易上口的儿童歌曲。歌词富有童趣和爱心,词作者利用汉字“咚咚咚”和“懂懂懂”的谐音关系,赋予“小鼓”以生命的灵气,教育小朋友从小就要做个关心他人的好孩子。在教学中不能过分追求声音的响亮,要帮助学生体会三拍子歌曲特有的韵律感,但不要特别突出强拍的力度,以免破坏歌曲自然的美感。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关心他人的重要性,提高创造能力,增强与同伴的合作意识。2、通过节奏训练,学生能准确地感受音乐中的强弱变化,还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现强弱变化。3、学生能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创编简单的诗歌。
第一部分的律动《幸福拍手歌》是一个常规积累,既是前面一课的复习,律动又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第二部分核心过程分为以下几部分(一)节奏训练。由视频导入再到生尝试敲一敲鼓,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学生认识鼓、知道其的声音特点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想像力及表现力,通过老师的敲奏,学生的观察再到为音乐伴奏,意图是通过节奏训练,学生能准确地感受音乐中的强弱变化,还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现强弱变化,并且熟悉歌曲旋律,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关系(二)学唱歌曲。设计意图是学生能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音乐的美感,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字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这部分学生演唱的比较优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要改变一下方法,在伴奏上明显一些,估计学生的感觉会好一些。(三)拓展提升——创编小诗,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思维创新能力,这一环节学生的表现很好。最后一部分拓展: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鼓进行欣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眼,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