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音乐组全体老师在舞蹈房开展了音乐校教研活动,活动以“小学音乐欣赏可视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主题,由蒋维维老师执教校内公开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围绕新课标理念,聚焦音乐核心素养,设计了兼具民族特色与人文内涵的教学方案。活动以"感受新疆音乐魅力,培育积极人生态度"为目标,通过多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实现育人价值。
首先,以《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歌曲导入,引导学生感知新疆音乐热情欢快的风格特点。接着,通过解读"小巴郎""亚克西"等维语词汇,结合歌词朗读与情境想象,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童年的太阳"的象征意义,体会小巴郎热爱家乡、心怀梦想的情感内涵。在学唱环节,教师采用"听唱结合、难点突破"的策略,通过示范演唱、手势辅助等方法解决重音记号、连线及切分节奏等技术难点,并融入手鼓、铃鼓等打击乐器伴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新疆音乐的韵律之美。课堂设计注重学生主体参与,通过小组合作演唱、创编律动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教学延伸部分,通过讨论"小巴郎的热情与家乡、祖国的关系",引导学生感悟个人成长与家国情怀的联系,树立心怀梦想、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整堂课将音乐审美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既落实了音乐知识技能目标,又深化了课程的育人功能,为民族音乐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撰稿:蒋维维 审核:吴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