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我校信息组开展本学期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共有一位老师执教。本节课由李俊杰老师带来了一节生动有趣的《信息的数字化》。
课程伊始,李老师并没有直接讲解生活中信息化的概念,而是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小时候的生活。这样设计巧妙地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李老师又展示了三种不同表示数字的方式,并请学生上台演示操作,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课程内容的距离,将抽象的“智能”概念具象化,为后续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注重体验,探究学习: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信息化的组成部分时,李老师并没有直接进行讲解,而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他先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的数字表现形式,并思考它们的功能差异,然后通过现场拆解台灯,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其内部结构,并请学生上台讲解。这种“观察-思考-操作-表达”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智数字化的优势和应用,李老师精心选择了两个校园场景:教学楼过道和行政楼。通过视频展示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场景数字化的,并引出生活中信息化的讲解。这样的设计不仅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体会到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和动力。
信息科技课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设计和开发作品。要积极探索信息科技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相信信息科技教师们能够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打造更加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