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4日,我校信息组开展本学期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共有一位老师执教。本节课由朱译老师带来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画城堡》。《画城堡》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在Scratch里利用新建积木块的方法画组合图形。学会分析图形,将复杂图形分解成简单图形,并把简单图形定义成积木块,再通过调用积木块组合成复杂图形。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会模块的设计思想,在调用积木块和分解图形的过程中感知接近程序模块化思想。
这一节课的重点和关键在于让学生将复杂图形正确分解为简单的基本图形,形成一种知识的迁移,难点在于每个基本图形的起点位置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准确定位才能完成本课任务。
定义积木块可以绘制简单图形,还可以分析复杂图形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相同的局部图形,教学过程中通过三个任务驱动学生学习:任务一:定义小三角形和长方形积木块;任务二:定义单个城堡积木块;任务三:调用积木块,绘画城堡。整个过程先通过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实施方案,验证方案的正确性,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确定图形的起点位置,这部分描述的不是很好,没有准确地去定位位置,并且展现图形的绘画过程,在讲述的过程中有欠缺,导致学生理解地也不是很好,虽然能够根据脚本绘画出相应的程序,但是有种“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氛围。这个部分其实课后进行了思考,发现可以利用等到几秒的方式穿插到积木块还有主程序里面,将绘画的整个过程拆分“减速”,应该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这节课是对前面学过的画正多边形的一课的复习回顾,以及对程序积木模块的初步了解,最后的拓展模块也是一个提高的点,每个简单图形的起点位置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思想而定,不必拘泥,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精髓。
课后全体信息组教师对今天的课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做了详细的研讨与分析,并提出相关思考,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及时的梳理和点评,提出设计方面的相关调整,以求日后课堂教学的尽善尽美。一节好课背后要精心设计打磨,同时需要不断的修改与实践,感谢辛勤付出的信息组的全体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