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湖塘二实小音乐教研组开展第七次教研活动,活动以“小学音乐欣赏可视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主题,由吴晓霖老师执教组内教研课《溜溜山歌》。
教学中,吴老师从民歌入手。首先让学生欣赏不同民族的歌曲,让学生知道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然后自然导入到新授的歌曲。教学中学生发现歌词多次出现衬词“溜溜”,从而知道歌名由此而来。全曲由两个加入衬词的乐句组成。歌词富有劳动生活的气息,它以“独木不成材,单线难搓绳”的生动比喻,告诉人们团结起来力量大,大家拧成一股绳,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歌中的衬词是汉族民歌特别是劳动号子的特点。
《溜溜山歌》的旋律、节奏虽然比较简单,但滑音、切分音以及同字不同音高的掌握对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难,吴老师采用辅导——拍击节奏——视唱——哼唱——齐唱——一领众和等教学方法来教授歌曲。让学生领悟到劳动号子中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知道按民歌的题材可以分为小调、劳动号子、山歌,吴老师通过鲜明特点的三首歌曲《茉莉花》《打麦号子》《对山歌》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歌的魅力。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感知、理解、操作多种手段,以教师示范、引导相互合作,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在理解山歌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一节课的执教必然会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考虑到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教学过程中要穿插趣味性强的活动,以保持他们的兴趣。对于节奏感较弱的孩子,可以通过身体打击乐或简单的乐器辅助教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节奏。
通过这样的研讨,相信无论是执教者还是聆听者,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撰稿:吴晓霖 摄影:宋天依 审核:吴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