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第三节课,二实小信息组开展了第二次教研活动,由李海琦老师执教五年级信息技术《青蛙过河》一课的延伸版——《糖果“十一”游》,信息组全体老师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
《糖果“十一”游》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五年级第4课《青蛙过河》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上对教材进行了改编。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用x、y坐标设定的方式控制糖果博士的运动,其涉及的知识点有:认识x、y坐标概念、舞台的大小范围、坐标相关控件,通过坐标来控制对象的运动。让学生感知坐标,对小学生来讲不易理解,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应注重体验。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可将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感知在Scratch中坐标、认识与坐标相关的控件;第二部分是利用与坐标相关的控件来控制对象运动的方法。第三部分是通过利用对象的直线运动,探索曲线运动的方式。
本节课李老师创设了一个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且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表现、模拟现实的创作欲望。围绕游记的路线来引出本课重难点,学生容易理解,知识点潜移默化于学生脑中,环节清楚,层层递进。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开展三个学习活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巩固运动模块中x、y控件的灵活运用。有意识将算法应用于数字化学习过程中,完成同样的效果可以用多少方法实现,关键是学会找出最算法解决问题。本节课以Scratch搭建平台,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经验,通过让学生看教材,读脚本,编脚本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坐标的含义,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落实新课标,我们一定要努力实现从知识导向到素养导向的转变,体现“科”与“技”并重。同时,师生之间要进行有效互动,教师要积极理答,给学生有效的反馈;培养学生有序表达,教师要给学生有效表达的支架,要让学生经历表达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注重多元感受,从多样化的视角和维度引导学生用信息技术的眼光观察世界,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课后,信息组围绕这节课进行了研讨,对于其中优秀部分进行了肯定,也提出了建议,李老师也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再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