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学管理制度>>文章内容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23-02-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海琦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的高低.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管理,现对教学的方方面作如下重申和强调。

    一、总体要求

    1、教学工作必须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指导思想,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有计划、有重点、有规范地进行。

    2、学期初各年级各学科都要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努力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科学,教学进度清楚,时间分配合理,各教研组制订学期教研计划,并于开学第一周上交教务处。

3、认真执行教学计划,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建设,以开放性、生成性、创新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用实际行动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教师角色的创新。

    4、各科任课教师要认真抓好备课、上课及组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布置作业与批改、辅导、考查等环节的工作,校长室和教导处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5、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因开展校级活动需要调课、停课的,经学校行政以后研究决定,作出妥善安排,方可实行。

    二、教学常规细则

    (一)备课

     1、撰写教案应该根据上级教研要求进行,各学科有其特点,学校将按照有关要求检查、督促、反馈、存档。

 2、35周岁以下的教师教案均要手写并需写详案,35周岁以上及五级梯队人员可以用打印的电子稿,但必须有修改痕迹。尽量做到提前一星期备课,并做好二次备课工作,做到不备课,坚决不上讲台。课时教案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及教学过程、板书、反思等项目。倡导写教后反思。教龄不满三足年的教师一学期的教后反思不少于课的三分之二,3-8年的教师教学反思不少于分之一。

3、各科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课标的基本精神,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要处理好教学的阶段和连续性,做到循渐进,螺旋上升。

4、对使用新教材的年级要及时掌握最新动态(二语),对教材内容有调整的要了解教材增、珊情况,要了解最新教学要求,重视教材培训与学习。

5、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努力提高备课质量。各学科组,可利用周一学研日活动时间组织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活动必须做到“三确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主讲教师)、“四研究”(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师生活动,研究习题设计)、“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业设计、检测训练)。同年级组要加强及时性研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上课

1、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提前3分钟进入课堂侯课,要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小黑板、电脑、教具、图片等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用具。检查并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准备好学具、书本等。

    2、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上好每堂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仅仅备好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课堂上把握节奏、智慧处理课堂生成、对学生的发言能作有效提升。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①教学目的明确,即在一堂课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以及思想教育都明确具体,落实到位,师生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

    ②教师善于把握、驾驭教材、根据教材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系统,把教材组织成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的知识系统,做到深浅适宜,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抓住,既落实基础又培养能力。

倡导“为思维而教”的理念,课堂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和密度,学生学习形式要坚持动手、动口、动脑多种形式并用,教学过程要体现动静结合,张驰有律,避免长时间一对一的交流,尽量保持参与面广、节奏性强的课堂状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发挥现代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确保器材的使用率、实效性。坚决杜绝那种“一张嘴、一本书、自由式、低效果”的课堂教学。

 3、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坐、立、读、写有正确的姿势,低年级老师更要重点关注。

4、进教室上课不得带与教学无关的物品(例报纸,杂志,茶杯等,不准接打手机)。一般情况下不坐着上课(生病、音乐老师弹琴),不允许提前下课和拖课。

5、音、体、美、科学、信息等学科老师应做好提前带学生到专用教室上课,课后护送学生回教室的工作。要认真上好实验课,开展好实践操作、手工制作等活动,积极倡导教师自制教具,确保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达规定要求。

6、注意师表形象,上课着装得体(不穿无袖装、露背装等),不着浓妆,不戴过于夸张的首饰等。

 7、按课表上课,妥善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调代课按我校具体情况定,一般由级部主任协调安排。因病、因事的教师要执行请假制度,避免“空堂”现象。

8、上课检查:由校长室、课程部、质检部不定时随堂听课、走课,并及时通报。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1、课上应给学生留有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各科应协调好每天家庭作业的总量,低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鼓励学生自行布置);中年级每天半小时;高年级每天1个小时。

2、作业批改要及时,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3、作业批改要认真,书写要规范,符号应统一,反馈及时。各科还有具体要求,请稍后的学科组会议上请学科主任进行统一规定。

4、耐心辅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要创造条件,开展学科课外活动,用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作文比赛)

    5、布置作业要紧扣教材,目的明确有利于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式多样,要努力减少机械抄写和单调乏味的作业。

    6、作业检查:课程部不定期调研或随机抽查。

(四)学业质量

考查

    1.注重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

2.学校每学期组织期末考试一二年级不举行书面考试),不组织期中考试考试后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发现缺漏,寻找对策。

辅导

1、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培优补差工作。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抓好优秀率与合格率。尤其是学困生不能放弃。要正视差异,尊重差异,重视对暂时学困儿童的辅导、帮助,也提供学习超前的孩子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

2、及时为因病因事请假的学生补课。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

3、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

学科竞赛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学科性知识竞赛,提前安排好时间、地点、人员,做好记录和原始资料留存(包括通知、活动过程资料、结果通报等文字、影像资料),并报课程部存档。

  (五)教研活动

1、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并能围绕活动中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鼓励跨学科听课,互相借鉴学习、取长补短,行政领导不少于40节,其他任课老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龄在3年以内的教师每堂课都必须写听课评价与反思,3年以上的不少于10节。

    2、遵守教研纪律,不无故请假或迟到早退,教研工作均实行签到考勤制度。

    3、每周一下午放学后学研日活动时间,各备课组根据各自情况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并作好记录。

    4、各学科每学期开展本真课堂一次,语、数、英校本教研两次,其他学科各一次。(校级,自由申报)

5、每一学年中每人必须承担一次教研组公开课(包括校级以上公开教学活动,但考核课除外)。做好听课、评议记录,留存公开课(照片、教案、反思、听评课记录)材料。 (年级组)

                                  (注:以上规范望各教师严格遵照执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