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组开展了第五次语文教研活动,邵敏老师执教了《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这是一节有魅力的课堂,充满了童真童趣。邵老师注意朗读的指导、言语的学用,切切实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我是一只小虫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小虫子以生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会到再小的生命也有有趣的 生活,从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邵老师今天的这节课正体现了这一宗旨。
一、文本对话,读中悟情
语文教学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语文课要体现“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而邵老师这节课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如范读、学生自读、默读、齐读、抓关键词语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 引领学生学生走进文本, 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巧识字,妙写字
邵老师的这堂课整个流程过度自然,设计巧妙。在教学生字的时候,把同部首、同结构的生字归类在一起学。例如:比较认知“屎”“尿”和“屁”: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讲解偏旁“尸”的时候出示甲骨文图,配合文字,比较容易识记,课堂充满生趣。
总之,邵老师这节课让人耳目一新,听后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撰稿:邵敏 摄影:罗毓琪 审核:牟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