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语用学视野下的熟语教学研究(邓淑兰)
----浅谈小学语文成语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1-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顾围

【摘要】本文在简述成语定议、来源、结构形式及小学语文中成语教学的必要性基础,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和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探讨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方式方法、禁忌。

【关键词】小学语文  成语教学  探讨

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熟语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用语和谐,其中包括成语。成语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的基本要求。

课程改革和新教育实验提倡让我们的孩子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尽可能多地吸收民族的文化和智慧,而作为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积淀和发展的精华--四字成语的教学也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和改革要求的新契机。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翻开我们云南省昭通市小学教育使用的苏教版教材,不难发现每一单元都安排了成语学习。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趁学生记忆强的时期,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为将来说话、习作、与人交往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成语简述及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成语简述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字中的一朵奇葩,如高山之巅的朵朵雪莲,如漆黑夜幕中的颗颗繁星,如浩瀚大海中的朵朵浪花,他们是如此珍贵,如此炫目,如此富有生命的活力。
  1、什么叫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传习用,意义上整体化、结构上定型化,且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通俗地说,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褒义.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2、成语的来源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以下几种: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

3、成语的形式结构

成语一共有4000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总之,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中成语教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成语是中华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如:神话语言(“愚公移山”等)、历史故事(“围魏救赵”等)、诗文语句(“一鼓作气”等)、口头俗语(“三长两短”等)等。令人感喟的是,当网络词汇大量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外语成为人们求职的敲门砖,还有多少人会以说成语感到骄傲呢?现实中,不分成语的感情色彩、性别对象、谦敬之别滥用成语的现象比比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很多成语被改头换面用于各类广告。如某服装店的店名为“衣衣不舍”(应为“依依不舍”);像面包广告的“追求领鲜”;杀蚊的蚊香,是“默默无蚊”,止咳的糖浆,是“咳不容缓”……这种对成语的改装移植宣传,影响着青少年,尤其是幼儿,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对成语的理解、使用感受到迷茫。针对这种现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母语在青少年中的任承将受到极坏的影响。
  面对新环境下成语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成语的认知、识记和积累是很不够的,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不强。学生暴露的问题警示我们,规范的成语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刻不容缓。

二、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要求

我们云南省昭通市小学教育使用的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成语教学,在每个练习中安排了八个成语,它的教学要求是:熟记,大概了解成语的意思;高年级能适当运用。

三、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方法

(一)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营造融洽的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环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也可以抑制一个人的创造力的发挥。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就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儿童的心理安全和自由是有利于他们的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1、关爱学生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多给学生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个支持的暗示,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强烈的关爱和信任。从而真正从内心深处萌发参与的热情。对待后进生更要耐心地给予期待性的评价,如“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再想一想,你能说对的”、“你已经动了脑筋了”等。让他们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积淀起参与的信心。

2、尊重学生成语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非同寻常的看法和见解,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应该以充分的关注和鼓励,尊重并引导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解除他害怕犯错误的心理。

(二)保证学习的充足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用过多的讲和问代替学生的学。首先教师得在时间上有保证。

1、留足自习时间每次上课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先扫除字音障碍,再通过查阅工具书(如字典、成语故事书等)理解词义。或了解成语故事、成语的出处等。让学生先自主探究,这对学好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2、留好讨论时间课堂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讨论,共同解决。每次让学生先分小组讨论,看看可以解决一些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这是激活学生参与的有效方式。可现实教学中讨论时往往只是好学生的参与后,便草草结束。其实这种活动不能仅仅流于形式,高效的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每人主动参与的基础上,首先得保证个体切实学习的时间。小组讨论时,时间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使所有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得到训练。不能只是一些优秀学生包揽了全部活动时间。否则,学生的活动只会流于形式。

(三)提供参与的活动机会

爱活动、爱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抓住这个心理特点,在教学中给足学生自由表现的空间。在实际中,我尝试把“教”的权利放给学生。当“小老师”的同学总是十分兴奋的。在小组讨论时。我就给他们一些时间为自己精心准备,从理解的几个成语中挑选出最满意的,教给大家。而听的同学也会格外认真,因为他们也不愿意放弃补充的机会,如再把意思解释得更清楚一些,透彻一些。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

成语教学应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教师缺乏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意识的主因。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把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

1、说成语故事许多成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等,让学生探究成语的出处,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史知识,扩大眼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说话、举例让学生给所学的成语造一个句子,或者举一个例子,正是出于“学以致用”的考虑。学生有时虽然不能准确表达出它的意思,但只要能意会,甚至正确运用就行了。

3、把握联系,适当补充苏教版教材中有的练习上会出现一些成语,表达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这就给教者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4、感情朗读,熟记成语语文积累不等于死记硬背,而语文积累又离不开必要的识记背诵。教成语的方法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成语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乐学、爱学,不断增加兴趣。

(五)大胆借鉴开创学生喜闻乐见“愉悦式教学形式

1、表演猜测式教学

借鉴综艺节目的启发下,灵活运用表演猜测掌握成语。如“坐井观天、一刀两断、相依为命、掩耳盗铃、对牛弹琴、画饼充饥、望眼欲穿、望梅止渴”,引导学生上台表演,以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演出每个成语的意思,下面同学根据表演猜测成语

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成语的记忆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

2、幽默问答式教学

努力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使愉悦式教学形式多样化。多方搜集、整理,将一些成语幽默地组织在一起,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记忆。例:
  问:“最大的地方有多大?”
  答:“无边无际”“一望无际”“漫无边际”。
  问:“最远的地方有多远?”
  答:“九霄云外”“天涯海角”。
  问:“最大的变化呢?”
  答:“天翻地覆”“天崩地裂”“沧海桑田”“面目全非”“改天换地”。
  最长的时间——地老天荒、海枯石烂
  最快的速度——白驹过隙、一日千里、风驰电掣
  最大的手术——洗心革面、脱胎换骨、改头换面
  最怪的动物——狗尾续貂、虎头蛇尾、画蛇添足、虎背熊腰
  ……
  聚精会神地倾听,丰富奇特地想象,积极踊跃地回答,气氛就这样从鸦雀无声到激情澎湃,从激情澎湃又到鸦雀无声。学生在波浪起伏的氛围中感受着成语的无穷魅力。

3、歇后语式教学

幽默、诙谐的歇后语也同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用歇后语带出成语,更是妙趣横生,让学生再次领略语言的魅力,智慧的风采。
  1、源于历史典故
  ①齐桓公的老马——迷途知返
  ②赵括打仗——纸上谈兵
  ③鲁班皱眉头——别具匠心
  ④陈胜扯旗——揭竿而起
  ⑤楚霸王自刎——身败名裂
  ⑥李世民开言路——从谏如流
  2、源于神话传说
  ①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
  ②老寿星打哈欠——老气横秋
  ③王母娘娘走亲戚——腾云驾雾
  ④阎王爷当木匠——鬼斧神工
  ⑤小鬼拜见张天师——自投罗网
  ⑥城隍庙里讲故事——鬼话连篇
  3、出于四大名著
  (1)《水浒传》中的:
  ①宋江的眼泪——虚情假义
  ②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③李逵穿针——粗中有细
  ④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⑤林冲上山——官逼民反
  ⑥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2)《三国演义》中的:
  ①刘备当皇叔——时来运转
  ②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③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
  ④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⑤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⑥吕布拜董卓——认贼作父
  (3)《西游记》中的:
  ①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②孙悟空拜唐僧——改邪归正
  ③孙悟空72变——神通广大
  ④孙猴子上天宫——得意忘形
  ⑤猪八戒扮新娘——其貌不扬
  ⑥猪八戒吃猪肉——忘乎所以
  (4)《红楼梦》中的:
  ①贾府的大观园——外强中干
  ②贾宝玉看西厢——戏中有戏
  ③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④贾宝玉游魂——误入迷津
  ⑤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
  ⑥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
  4、出于成语转换
  ①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②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③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④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⑤量体裁衣——以身作则
  ⑥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5、源于生动比喻
  ①骆驼走路——昂首阔步
  ②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③千里马长翅膀——突飞猛进
  ④针尖的灰尘——微乎其微
  ⑤脑袋上推小车——走投无路
  ⑥肥狗咬主人——忘恩负义
  ⑦麦秆上插针——节外生枝
  6、缘于幽默讽刺
  ①巫婆跳绳——故弄玄虚
  ②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③强盗逮小偷——贼喊捉贼
  ④哑巴观灯——妙不可言
  ⑤屎克郎扛大旗——臭名昭著
  ⑥瞎子逛商店——目空一切
  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下课后许多同学仍意犹未尽,生动有趣的歇后语感染着学生,对于成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4、活动中学成语,兴趣日益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些列的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主要有以下一些活动:

1)成语接龙游戏(全班参与,按座位顺序进行)

2)成语故事会(全班参与)

3)小组对抗赛:以组为单位,把全班按纵向分为四个大组,四个大组之间进行竞赛对抗。事先规定:题目由每个小组自拟,每个小组拟10道题,分为抢答和必答两种类型,每道题10分。比赛结束后合计出各小组所得总分,优胜的一组每位同学都能获得一份奖品。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都摩拳擦掌,誓与其他小组一争高下。从下面各小组拟的一些题目看,他们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例如:

1、分别找出跟“诸葛亮,项羽,齐桓公,陶渊明,孔子”       这些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2、列举能表达人们心情的成语(不少于5条)

3、列举运用比喻或夸张修辞手法的成语(不少于5条)

4、整理出符合“不╳而╳”格式的成语(不少于3条)

5、说出几条6个字的成语

6、说出含有反义词的成语(不少于5条)

7、找出几个前后顺序可以变动,但不影响原来意思的成语(不少于5 条)

8、找出几个含有通假字的成语(不少于4 条)

 经过多种方法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成语时已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摄取,我想,这与成语的愉悦式教学是分不开的。个性化的教学其实无形中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广大教师在课改时要勤于思考,大胆探索,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拓展有限的教学空间

现行的课堂教学多呈封闭式状态,学生发展的空间被有限的教学空间左右。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增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组织有趣味的成语活动。班级的墙报辟出一栏“成语集锦”,有时是“一”字开头的成语,有时是“无”字开头的。同学们自己去找材料。自己写稿子,自己誊写,自己配上画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分工,学会了合作,锻炼了能力。在班会上,组织同学们搞比赛,如“成语接龙”、“成语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成语、收集成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渠道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上,不能滞留在师生单向的信息传递上,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大量的充足的活动空间,课内外结合,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

四、小学语文中成语教学禁忌

成语是人们十分喜爱、经常使用的一种固定词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不少成语学生一看就懂,一用就会。如“不约而同”、“先人后己”、“百战百胜”等等。

但是,在我国历代群众所创造的成语宝库中,象这样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基本一致的只占极少数,还有大量的是从古代历史事实、寓言、古典作品及流传的辞句中得来的,对于这些成语,就不能用简单的字面意义相加的方法去理解。因此,教学中一般应该注意如下三忌:

(一)忌望文生义

成语的内容是整体性的,许多成语是由比喻、夸张等方式构成的,它的含义蕴藏在字面底下,要求学生不能机械地在字面上做文章,否则就会犯“胸有成竹——胸中长有一棵完整的竹子”的错误,出现笑话。

如果把“望洋兴叹”解释成“对着海洋而叹气”的话,“洋”字就解释错了。把“形容人群或车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川流不息”,当作“河流淌个不停”来解,都是望文生义,没有透过字面,抓住成语的本质。

(二)忌以今义解古义

成语中的不少词体现的是其本义,如果用今义去解释这些词,就会曲解或者解释不通。

有是学生总认为“走马观花”的“走”是“行走”的意思,那就错了。其实,“走”在这里正是体现它的本义“跑”的意思。如果把“赴汤蹈火”中的“汤”(本义是“开水”),解释为日常生活中喝的“汤”,显然是不当的。

(三)忌单从结构看意义

成语的定型性很强,它的结构或者结构成分不能轻易变动,排列次序也不能轻易改变。

如,“落花流水”不能改作“流水落花”。“载歌载舞”是“边唱歌,边跳舞”的意思,如按一般支配结构析成“栽着歌曲,栽着歌舞”就错了。成语是由组成它的各个词凝练为一个整体的,它不是一般的词组,如果一味按照一般的词组去分析,就难免失误。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经常注意纠正学生理解错了成语,正确地理解成语,运用成语。

五、积极引导参与提高成语教学效果 弘扬民族文化

可喜的是,成语积极传承已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成语教学是语言文字是的传承、历史的延续;汉语成语简练而意蕴丰富,教学中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学生懂得成语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成语积累好似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珍惜、爱护母语,让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代代相传。

总之,在小学语文成语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渠道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上,不能滞留在师生单向的信息传递上,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大量的充足的活动空间,课内外结合,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