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小学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策略例谈(吴群)
发布时间:2017-01-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顾围

[摘要] 把词语放在文章中进行理解,是回归词语教学的本质,也是词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根据小学中高年级词语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一、把握词语教学的时机,提高阅读学习的效率。二、重视词语教学的方法,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三、检测词语教学的运用,体验词语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 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策略    

 

仔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发现对于字词,除了数量上的识记写要求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求理解。放在文章中进行理解,是回归词语教学的本质,也是词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的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的理解感悟,比较忽视词语教学。词语教学不仅在时间上得不到保障,方法上也比较单一枯燥。学生对于语文的感受自然比较粗浅。

我觉得阅读教学不但要保证词语教学的时间,而且要让词语教学更有特色,保证发挥其最大的功效。词语教学也不是孤立的教学内容,它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不仅仅是识字认字那么简单,把词语放在语境中教学,对促进有效教学起了很大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把握词语教学的时机,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词语教学因其功能的需要,时间安排也就非常灵活,安排在课的开始部分,可扫除认读障碍;贯穿课文学习的整个过程,可使阅读内容聚焦;放在课的结束部分,则起一个巩固检测的作用。

(一)扫除障碍,轻松入境

对于那些会导致阅读障碍的词语,我们可在课的一开始就加以解决。比如说三年级的孩子对于一些外国人名和地名比较陌生,读起来会觉得很难,有时甚至会觉得好笑。例如《家是什么》中有许多表示地点的词语:洛杉矶、卢旺达、热拉尔。这些词我们可以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前,自读课文之后,让学生反复读,感受一下这些词与中国地名的不一样。多读几次也就觉得很自然了。这样避免了尴尬情况的发生,不至于学生念起来很滑稽,破坏课堂的气氛,影响课堂效果。

(二)随文教学,润物无声

把词语教学贯穿于深入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使词语融入课文语境中,更利于学生深刻地感受文章所含的感情,也还原了词语本身的生命特色。

例如《家是什么》一课中,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对于“辗转数地”、“离散丧身”是这样教的:

40多口人离散丧生,你知道什么是离散丧生吗?(生说。)

你痛心吗?带着你的痛心来读一读。(生读课文。)

热拉尔辗转数地,他内心会极度地渴望找到女儿,他有可能从……到……,从……到……(学生说,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从村庄到城市,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辗转数地”)

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于这两个词,并没有像我们平常那样放在课的开始部分直接加以解释说明,而是学到课文上含有这两个词的语段时,适当地加以引导。学生非常容易地理解了“离散丧身”所含的悲痛,“辗转数地”之后辛酸,对于后面找到女儿后的那种惊喜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重视词语教学的方法,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

词语因其自身的构成方式不同,所含的感情色彩不同,在课文中的所处的地位不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的方式也应当有所不同。

(一)因文而异,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课中,学生要接触大量的词语。而这些词语会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中,也各有特色,学生学习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看不见的大力士》是一篇说明文,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有小标题,使文章的层次和内容显得非常清楚,各种问句的灵活运用,使文章显得生动,可读性较强。然而文中出现的几个陌生的词语如铆钉枪”、“风镐”等成了学生理解的拦路虎。在课文学习中,学生也自然非常想知道铆钉枪”、“风镐”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我们教学中也无法拿出这两样东西。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两样东西的工作原理,来想象它们的样子,体会压缩空气的力气大。

(二)因词而异,独具匠心

1、赋予词语以生动的意境

如《在大熊猫的故乡》一文中有许多描写景色的词语。一位老师教“郁郁葱葱”一词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读了这个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个画面?

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茂密的大森林,这里的树木苍翠欲滴,非常高大。”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森林里有许多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还有的说:“我仿佛闻到了花草的芳香,非常诱人。”

老师接着启发学生:“如果你走进了这样郁郁葱葱的森林里,会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显然充满了憧憬:“我真想永远住在这样的森林里,这儿的空气太好了。”“这里真是人间仙境,我都陶醉了。”

(老师顺势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词语所在的句子)。

此时,学生已经完全被那种美妙的景色所陶醉了。词语的体会完全与文章的意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2、巧抓词语的独特风格

仔细分析词语,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有一定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相类似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如《盘古来天地》中的四类词语分类教学:

第一类:混沌一片(属于词义抽象)。老师启发学生没有什么,看见了什么。这样的词语教学使学生的思维从抽象走向形象。

第二类:抡起、猛劈、顶天蹬地(属于刻画人物形象)。教学时采用表演的形式,意思动作化,形象化。

第三类:轻而清与重而浊、上升与下降、缓缓与慢慢(属于语言知识)。老师采用“近反义词”发现法。

第四类:四季的风、飘动的云、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属于语言现象)。“四季的风”等偏正词组,采用朗读、画面欣赏的方法。

这些词语风格各异,因此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且,它们都是紧紧围绕着课文来展开的,这使学生脑中一下子出现的大量词语也不再混沌一片,同时教了学生如何学习词语的方法。

3、还原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因为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我们所体会的感情则不同。

比如笔者在教《夏明翰》一文中的五问五答,通过边朗读边理解的方法理解词语,体会敌人的“杀气腾腾、生气、气得要命”和夏明翰的“镇定、斩钉截铁”。特别是“冷冷地说”,如果这个词用在敌人身上,则能说明敌人的阴险,而用在夏明翰身上则是蔑视敌人。于是我请大家思考:从这个词语中,你能读出什么?学生出于对英雄的崇敬,自然也是站在夏明翰的立场上,一副大义凛然的气势,自然是看不起敌人的这种龌龊的伎俩,这是夏明翰对敌人的蔑视。是的,他看不起这些把黑的说成白的敌人,因此他说话的语气是冷冷的。再通过朗读,学生自然能感受到夏明翰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

(三)因生而异,灵活机动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和社会家庭的因素,现在的学生的优越感越来越强了,当然对于文章中出现的一些相隔年代久远的事也越来越难以理解了。比如笔者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很有感触。文章讲到车夫受伤后,“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句话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着实令人费解。不就是脚部受伤了吗,一个大人为什么要显得那样的痛苦。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一个黄包车夫脚受伤后会给家庭带来怎样的后果,黄包车夫不是一个工作吗,他应该有钱赚呀。这样,学生自然无法理解鲁迅先生这样救助车夫又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无法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

抓住这些问题,一位特级教师这样围绕“饱经风霜”展开:饱经风霜通常会指怎样的人?那么课文中的这位车夫又经历了怎样的生活磨难呢?请你找一找文中的有关语句。老师再请学生想象,眼前就仿佛出现了这样一个车夫。我们很快发现在这样一个大冬天,黄包车夫居然没有穿鞋,为什么?学生纷纷回答:可能是家中连养家糊口都成困难,哪儿还有钱买鞋;也可能他舍不得买,要把钱用在家里更需要用的地方。那么我们透过车夫饱经风霜的脸,仿佛看到了什么?

    通过把词语还原课文背景,学生能比较顺利地感受车夫在那个社会饱经风霜背后的辛酸,同时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教授救助车夫的意义。学生的理解就变得深刻起来了。

  三、检测词语教学的运用,体验词语学习的快乐。

词语需要在语境中学习,也需要在语境中运用,这样才使我们的教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安排这样独具特色的词语练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卖木雕的少年》中有许多四字词语,有位老师安排了这样的练习:先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词语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一模一样、清晰可辨、五官端正、语无伦次”。然后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填空,从而回忆课文内容。所填的这段话正好简述了课文内容。我们发现,这些都是很好的四字词语,都是我们平常的说话和写作中可以利用的词语,而且很多是成语,意蕴深刻,便于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这样的安排,起到了“一箭多雕”的效果,不但复习了词语,而且理解运用了这些词语,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积累这些词语铺设了很好的平台,提供了一个范本。

这是安排在课的开始部分,帮助学生在课文语境中再次感悟这些词所含的意思。有时也可安排在课的中间甚至是课的结束部分。所运用的词语可以是课文情景,也可以是另创情境。很多时候我们课的后面会安排一些读写结合,如果结合课文进行练习,就是对于课文的词语和内涵的一种很好的外化方式。比如《学弈》一文的学习后,老师安排了这样的一个练习:为是其智弗若与?非其智弗若,乃一人             一人            这个练习就专门对“专心致志”和“心不在焉”进行了复习和运用。

所以词语教学不是干巴巴的词义理解,读读写写而已,也不再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不得已而为之的鸡肋。当我们的词语教学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时,词语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一定能培育出更美的花儿。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小学语文教师,2006(6).

[3]雷玲.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4]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9.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