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浅谈小学语文中年段熟语教学(陈静仪)
发布时间:2017-01-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顾围

摘要:

所谓熟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短语与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和歇后语等。成语的数量最多,使用起来更普遍、更灵活,因而也更引人关注。谚语、格言、惯用语和歇后语等是我国语言宝库中宝贵的财富,它们在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地表达思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习一个词语,记住它的一般性的解释是必需的但还不够,因为记住了并不等于会用。我们还必须了解某类词语的一般特性甚至是某个词语的“个性”,使用起词语来才会得心应手。因此,下文拟从熟语的特性的角度来谈谈正确使用成语以外的熟语的规律。

关键词:熟语 作用 学习 特性

 

1.熟语的基本理论知识

1.1 语的定义

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熟语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1.2 熟语的来源

来自民间口语和名人之言来自古代书面语借自外语。

1.3 熟语的举例

熟语的举例数不胜数,有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成语如:名副其实盛气凌人千山万水、画蛇添足谚语如: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歇后语如:水仙不开花——装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惯用语如:八竿子打不着出萝卜带出泥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等等。

三、四年级每单元练习中的成语,即是熟语的一类,这也是小学语文中年段熟语的主要类型。谚语、歇后语则涉及较少,但偶有出现,如:三年级下册《鹬蚌相争》这一片课文的课题就是谚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来源。

每单元练习中的成语也是跟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紧密相关,如练习1中的成语就是与第3课《庐山的云雾》息息相关,如“腾云驾雾”、“白云苍狗”等;练习8中的成语都是取自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如“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等。可见教材编写者的悉心安排与巧妙安排,让学生从已学的课本出发,进行相应的课外拓展,扩充已有的知识面,并进行成语等熟语的积累,从而对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2.中年段熟语教学主体内容

2.1熟语的讲解

因为目前执教三年级,三年级主要学习的就是成语,从低年段升为中年段的学生对词语理解本身就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对于成语的理解更是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讲解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与生活体验出发,联系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连结从而帮助学生基本理解成语的意思。

每单元练习中的成语也都是与本单元的课文内容相关,上面已经提及就不再赘述。因而平时在课堂教学成语时会让学生回答这八个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点,如:都是描写庐山云雾的(练习1);都是形容人很有才华的(练习3);都是形容李白诗歌艺术成就的(练习4);都是描写骆驼品格的(练习5);都是描写海边景色的(练习7);都是取自古代寓言故事的(练习8)……即让学生对这8个成语有一个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成语的意思(课前已经让学生做了相关的预习工作),这样既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积极性,又训练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即对成语有了进一步的感知—理解词义。然后,对于学生没有解决的成语或者是解释得不够得当的成语,教师再进行补充,让学生对成语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2.2 熟语的掌握理解

之所以将成语安排在练习中,其实也就是丰富孩子的语用,对于孩子掌握程度要求不像课后生字、词语一样要求,因而我将这部分的目标设定为学生大致理解并能熟背成诵,潜移默化地让孩子运用于平时的语言表达及习作中,丰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材。

3.熟语教学的理解与探究

熟语的研究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修辞学、美学、风格学、哲学等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运用文化认知理论从这些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研究熟语,不仅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熟语,也为这些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从而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姚锡远先生曾说过要谈中国熟语,必谈中国文化。从文化理论角度来审视和研究熟语是非常必要的。熟语内容包罗万象,故而其所涉及的文化也囊天阔地。熟语是人们把生产生活以及劳动中所得到的知识、思想以及策略相互传播,并一代一代流传下去的策略之一,所以熟语的产生与发展是离不开社会这个客观基础的;以文字语词为物质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语言艺术与美学是分割不开的,熟语也一样,它的形象美、含蓄美、凝炼美与和谐美等均是熟语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美学基础;熟语的产生是一种实践,它的存在是基于某些心理活动,故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知觉和感觉、思维与想象等心理基础;具有社会属性的熟语中大都带有一定的哲理性,而这些带有哲理性的熟语就是在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联系等哲学观点基础之上形成的。在人们生活的泥土中成长出来的熟语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要浅析浅析熟语产生与发展的文化动因,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这四个层次中的诸如衣食住行、政治思想观点、民风民俗、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角度都可以找到不同层面的答案。在庞大的世界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状态是各种各样的,不同民族由于受本身文化传统的约束和影响,所以在许多方面肯定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对熟语的产生发展起着文化制约的作用,如语言文字、世俗文化、地域文化以及心理联想的不同等。

熟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精髓的化身,由于民族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习惯、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的不同,熟语就体现了不同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个性。

4.结语

实践中,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需要探索的还有很多,应该持续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熟语进行说话和习作,让书本上的熟语鲜活地出现在孩子们口中或者笔下,我想这才是学生将熟语融汇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也是熟语教学成功的一种表现。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