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熟语教学中的“渲染”与“留白”(顾围)
发布时间:2017-01-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顾围

【内容摘要】熟语教学中,教师在文本的“留白”处适当“渲染”,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之成为学生言语习得的生长点。通过对教学现场的反思,笔者提出在“留白”处应该多维度地展开语言训练,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渲染”之后,教者还应回归至文学创作的原点,回到“留白”处,引领学生感受文学的本真力量。

【关键词】渲染  留白  阅读教学  文学原点

 

    近期观摩一位同事执教的《海伦·凯勒》一课,其中“如饥似渴”这个成语的教学处理引发了我的思考。

【教学现场】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充分刻画了海伦学盲文时的状态,是什么?(如饥似渴)。

师:什么叫如饥似渴?从哪里你能看出海伦的如饥似渴?

师:盲人书写与我们是不一样的,用笔用力地在刻板上刻出凸起的盲文印,一个字常常要花许多力气,再读这段文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教师PPT出示):这是一个清晨,当         时,海伦立         到了吃饭时间,她边吃边           夜已深了,万物进入了梦乡,可躺在床上的海伦在         手指磨出了血,血一滴滴落在书上,可海伦仍忍着疼痛,           

这一环节的教学不禁让我想起绘画艺术中常用的两个词:“留白”和“渲染”。首先,教者将选取的关键词语——“如饥似渴”当作文学的“留白”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渲染”,展开语言运用的迁移训练。

 

一.留白:习得言语的生长点

文章的叙述描写有其艺术特点,有时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就是“留白”,即文章内容的空白点它能够


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成为学生训练思维、运用语言的一个个“契机”语文课本中各类文章所选用的都是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描绘的却是具体形象的社会生活图景。不通过想象,便不能透过抽象的文字符号来把握课文形象的内容,从而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填补文本留白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

    阅读教师就是要善于找到这样的留白发现并挖掘出其中的语言生长点,进行精心设计有意识地创设话题,引导学生对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填补。如此可以巩固学生所学字词,实现语词运用;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如此,它还能建立起学生与作者间沟通的桥梁,使学生文本抵达个性化解读

回到以上教者的设计,教者敏锐地抓住了“如饥似渴”这个词进行教学。“如饥似渴”是一个成语,成语短小精致,但富于张力,犹如绘画书法中“留白”的艺术力量,其外延的无限性为学生的句式训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了积极的提升。

 

二.留白渲染:寻求多维度解读

【疑惑】但,读着ppt上的句句文字,我不禁意识到它有些单调。细想一下,教者只是按时间的顺序“安排”了海伦一天的生活,仅仅将海伦的“如饥似渴”体现在对时间的争取上,窄化了语言训练的范围,从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其实教者完全可以在设计中多用些心,多维度地展开设计,将“渲染”的功力发挥到极致。除了学习时间之外,我们还可以关注海伦的学习方法、学习地点或者学习内容等等,展开这样的设计,比如:

这是一个清晨,当         时,海伦立         她的手指磨出了血,血一滴滴落在书上,可海伦仍忍着疼痛,           今天阅读的是全新的内容,她            天气渐凉,海伦不禁咳嗽几声,母亲让她早点儿休息,她躺在床上,心里想              

【思考】当然,如果教师在此基础上,大胆放开自己牵引着的手,让学生想象的翅膀张开来,大胆进行想象练说就更好了。要知道,文学作品的价值并不是在作者完成作品后就存在了,它还需要借助于读者的阅读而对它进行丰富的解读、增补、创造和创新,才能真正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价值。所以,阅读从来都不是从文本学生的单向流动,而是作为学生与文本、文本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甚至多维流动的过程,而学生的再创造的部分主要就在于文本中作者有意或无意中留下的留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还自主学习给学生,并努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文本中存在的留白”,形成一种阅读文本的直觉或理性反应;其次,在课堂中,应该把补充“留白”为体验重点,让学生重构文本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了学生的集思广益,教者的单一设计就不会再有井底之蛙之嫌了。

 

三.留白→渲染→留白:回归艺术的原点

    【追问】当然,这种从文本“留白”处“渲染”,进行语言训练的课例并不鲜见,几乎成了许多公开课、展示课的宠儿,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教师的教学功底。我们的极力“渲染”也常常会在学生众多的思想交汇中华丽落幕。但,在这繁华的背后还有什么呢?我们不禁又要追问:既然“留白”处有这么多的意味,为什么作者就不能写具体了呢?——就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比如,“如饥似渴”处,作者完全可以展开细节描写,这样对塑造海伦的不屈不挠的人物形象不是大有裨益吗?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几年前听到的王崧舟老师的一节课——《去年的树》,相信他对“留白”和“渲染”恰到好处的处理对我们会有一些启示。

【借鉴】

师:孩子们,我们看《去年的树》。它没有写外貌的句子(擦去板书“不写外貌”),它没有写表情的词语(擦去板书“不写表情”),它也没有写心理的言语(擦去板书“不写心理”),请问,是作者不会写外貌吗?(生:不是)是作者不会写表情吗?(生:不是)是作者不会写心理活动吗?(生:不是)作者明明会写,为什么不写?

(教师板书:在三个“平淡”与三个“深厚”之间画出空白框)

生:可能这篇课文就是一篇平淡的课文。

师:你还固执地认为它就打算平淡到底。

生:可能作者想让我们自己琢磨。

师:有这种的可能。

生:作者想让我们自己思考,自己来感受这一种的感觉。不写出来,自己想的可能更加有趣,更加伤感,更加漂亮。

生:可能是作者为读者留下的想像空间。

师:真好。孩子们,你们看到这个留下的框了吗?(手指板书)这是一个巨大的空白,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是的,它不写表情,它不写外貌,它不写心理,它给我们留下了多么丰富的,无限的想象的空间。(在框内板书:想象)正是留下那么多的想像空间,这个故事才留给了我们这样一份巨大的语文的魅力——用最平淡的语言调动人们的想象,表达最深厚的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故事——

生:(齐读)去年的树。

    王崧舟老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想象,学生的思维飞出了教室,飞到了小屋子,飞向了大森林,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忘记出发地——回到文学的原点。海明威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作家在这里强调的是省略,主张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应该留给读者去感受。这就是所谓“冰山理论”。文学艺术主张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由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故事:茅盾先生曾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请白石老人为画,老人只在画纸上点了几只小蝌蚪于两石激流中奔游,留出大块供遐想的空白,使人仿佛听到十里之外的蛙声一片。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联想到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不是也应该在“渲染”之后把学生带到曾经的出发点,回到文学艺术的创作源头,进入“虚灵”的佳境,让学生感受到“留白”的真正魅力呢?

回到“留白”,回归原点,才是回到了文学艺术的本真!

 

【参考文献】

1. 孙衍明《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2. 徐向珍《找准文本补白的切入点》,《小学语文教学》,2015年;

3. 海明威(美)《死在午后》,金召禹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