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全诗共有4小节,词句优美,写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游戏,劳动等生活情景。我首先定了教学目标,重点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乡下孩子生活和活动的幸福,快乐、有趣,并进行适当的想象说话训练。
因为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一上课,我先开火车让学生认读生字,并提醒孩子“菜”、“皮”的写法,接着又读词语,在检查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后,再进行接下来环节的教学。首先以图导入,出示了一张风景优美的乡下图片,让孩子们观看乡下美景。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到乡下孩子生活的旷野是如此美丽。“你最想和乡下#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域名已经过期} end#孩子干什么?”这是我创设的问题情境,也是本课教学的一条主线。在这条主线的引领下,我开展了多维训练:量词的运用、语句的表达、丰富的想象、生活的牵引、情境的感受、思维的拓展,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精心准备。课堂上有蝴蝶、小鱼的卡片,有真的树叶,这些情境的创设都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在量词教学上,我利用事先准备好的贴纸,边由孩子说边贴板书,“捉蝴蝶”、“含草叶”、“挖野菜”、“逮小鱼”,又引出文中几个量词“一只”、“一片”、“一篮”、“一串”,通过“找朋友”游戏,由学生贴在相应的词语前,体会量词的用法,这个环节设计生动有趣,学生动手记忆深刻。为了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能编织美丽的故事。”这句话。我激发学生想象:我拿出了精心剪好的蝴蝶,让孩子动手捉,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再由学生想象自己捉到了一只什么样的蝴蝶,蝴蝶会变成什么?又会干什么?学生思如泉涌。有的说,他也想变成那美丽的蝴蝶,为花儿传播花粉,让花儿开得更鲜艳;有的说,他希望蝴蝶能带上他飞到城市里去,看看和他一样大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课堂氛围异常活跃。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孩子不自觉地编起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轻松解决课文“能编织美丽的故事”这一句的理解。
本课教学,我还通过唱唱跳跳,自己动手吹草叶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到乡下孩子的生活中,由于这些铺垫工作做得到位,孩子们能体会到乡下孩子的能干、聪明,乡下孩子生活的幸福、快乐,对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就水到渠成了。朗读的感情比较到位。
其次,让孩子进行语言模仿我启发学生在美丽的田野里,你还能做什么,仿照句式来说,孩子们虽然没有进入那个游戏劳动场里,但通过一张张图片,再加上老师所提供的句式,孩子们说的挺生动,句式训练得也挺不错。
最后,我留了十二分钟的写字时间,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始终应落实在识字写字上,在写字教学上,我的设计是有坡度的,主次分明,边扶边放让学生自己识记“坏”和“曲”,重点指导并范写“嘴”,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观性,字写得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