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的教研备课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01-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菊

12月份,我执教了六年级《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课,既作为组内教研课,又作为见习生观摩课。在上课前3周就开始琢磨整课的思路与设计。下面,我简略的谈一下备课过程与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六上《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的最后一课,前面课文分别讲述了微生物、细菌、霉菌的相关知识点,科学家涉及列文虎克、弗莱明等。可以说涵盖的知识点多、繁、小,还容易搞混。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既具有新授“细胞”知识点的重点,又具有巩固链接前面内容的要求。

基于此,我把本课设计成三大板块:一、复习与巩固。此板块用趣味性的竞赛活动设计8个小问题,通过PPT图文展示,亮丽的图片吸引了孩子,直观清晰。10分的基础题和5分的内化理解题穿插使组间竞赛紧张而热烈。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与情绪体验。第二板块:兴趣与发现。两个内容进行了重点设计,第一个“细胞”的发现,追述发现过程,还原史实资料,在《科学简史》中寻觅发现过程,讲述牛顿与胡克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大脑中建立联结,理清列文虎克、胡克、牛顿的关系。第二,辨析“细胞”和“细菌”,这是非常趣味的生成性内容,孩子们的前概念真是五花八门,在真实的阐述中,“细胞”、“ 细菌”它们不是敌友关系,更不是“兄弟姐妹”关系,还不是“共生”关系,“生命体有细胞构成,细菌是生命体的一种,因此,细菌也是由细胞构成”……在步步追问中,孩子们了构建了完整清晰的微生物概念。

第三部分:认识与发展。细胞的发现是一个里程碑,但是对细胞完整的全面的认识是一个长期未知的过程大致了解细胞的构造,每个部位发现的过程,感受科学是漫长的探索过程。这里采用接受式学习可以节约时间与精炼过程。

上完课,孩子们恋恋不舍,老师们听得意犹未尽,我的心里充满喜悦。回忆一遍遍的备课与试教过程,更加深刻体会,好课是一遍遍的磨出来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