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学校“相约星期五”的兴趣小组中,带二十四个孩子读诗、写诗。第一节课,介绍诗之美,回顾自己迷上诗歌的过程。
古代士大夫“琴棋书画诗”的逍遥无法言传,课上我们略得其味。每周五,确定主题,选好诗,我披下长发,泡壶咖啡进教室,学生夹本本子,提个水杯来上课,我给他们倒咖啡,热气腾腾中讲杨键、蓝蓝、安娜布兰迪亚纳和弗朗西斯雅姆。我们一起读袁枚的《随园诗话》,从诗人的资质聊到后天修养与阅历。
鉴赏完毕,孩子轮流上台读自己的诗,音乐伴奏,同伴鼓掌。屋里的光线慢慢暗下来,我们围坐观看短片《积木屋》、电影《生活诗》,若是雨天或阴天,会有“围炉夜话”的意兴。
刘书云写道,“温暖是爸爸吐出的烟圈/是妈妈用针线织出的毛衣。”“如果母亲是雨,我就是雨后的彩虹/如果母亲是月,我就是捧月的星/母亲不是圣母,她却有玛利亚的柔善。”
王毅嘉写道,“温暖是雨天有人和我共撑一把伞/是放学后,母亲烧好一桌菜/是哭泣时,有人对我微笑。”她是个灵动的孩子,在其作品《雨夜》里,可见其造境能力——“沙沙沙沙/下起绵绵细雨,心静了,静了/城市顷刻间雾沉沉的/大人、小孩和老人踏着雨水/走在大马路上/只听见呼喊声、喇叭声/和着雨水从窗户滑落/留下一道道美丽水痕/夜深了,雨停了/霓虹灯渐渐抹灭/人们进入梦乡/马路上不见几辆车子/几只夜猫孤独地走在寂静黑夜/雾吞没整座城市/我独自一人撑伞/徘徊在寂寥雨巷/雾打湿我头发/我经过一家人/看见点点烛光洒在/满脸皱纹的老人脸上/她朝我微笑,眼含泪光/周围没有声音/只有雨在不停地下着、下着”。
在《喜悦》一诗中,则可见其思辨力。“喜悦是一颗糖/很小很小/在嘴里慢慢化开/带来一天好心情/喜悦是杯水/平淡无味/让人获得生机/对母亲来说/喜悦是个吻/孩子亲她一口/温暖钻心里/对孩子来说/喜悦是句夸奖/令他开心一天/对老师来说/喜悦是学生有进步/他的辛苦没白费/健康平安每一天/是每个人的喜悦”。
喜欢她的《我》,五年级的孩子已有对我的透彻反观。“一粒种子埋入泥土/不久开出一朵花/花儿在风中摇曳/我是朵含羞花/独自聆听世界的声音/我是朵太阳花/朝着太阳慢慢成长/我是朵夜来香/只在夜里绽放自己/我是朵喇叭花/大大咧咧地与叶谈心/终于,我长大了/勇敢绽放自己/不管命运如何/都会努力盛开”。
孩子们一周一诗,拥有彩色蜡笔般的朴拙,也有观心、察世的决心。有幸与一届届孩子徜徉于诗境,并活成一首诗,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年后,那届学生毕业。今年教师节,王毅嘉被邀请返校,她在我校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提到:“Mary说,我们是这个世界更好的未来。她说,孩子和老人是源头与归路,一生拐成一个圆。每个人都该拥有孩子的眼睛和老者的心。Mary邀请我们去她家,文艺气息扑面而来,满满两墙书,我记得那格子桌布和餐桌上的花,记得自己跟她的作家朋友通话,记得她送给我们一些书。一年多过去了,相信多年后,我们还是师生,还是好友。最后,愿母校越来越好,也恭喜Mary诗集出版。”
孔子说,“诗三百,思无邪。”“温柔敦厚,《诗》教也。”读写诗歌,使我们中正平和,使我们活在朝霞之上,更使我们懂得:写一百首诗,不如活成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