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职业的幸福
——记钱丽老师优秀事迹
钱丽老师是一位小学一级教师,自踏上讲台起,她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教育管理学生。多年以来,一直积极思考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智慧爱心型的优秀班主任。为着自己的目标,她不断努力着。
她深知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她是管理者,也是引路人;是良师,也是挚友;是慈母,也是严父。多年来,她一直对她的工作从严要求,坚持不懈地学习理论,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更从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
一、爱护、了解孩子,做孩子的知心人。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她,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爱护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孩子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本着浓厚的职业情感与敬业精神,她钟爱每一个小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走进他们的世界是她始终如一的追求。每次在孩子在遇到生活和学习困难时,她总是第一步进行电话家访,与家长沟通,准确了解孩子的特点,让孩子们与她彼此熟悉,感受到老师像妈妈的温暖。每天活动中她让自己尽力“儿童化”,和孩子们一起玩,来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对孩子微笑、宽容、耐心。从不体罚、变相体罚、讽刺学生。在教育中她总是对孩子多一些柔和,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压力,让孩子默认她是他们的大同伴,他们的喜怒哀乐会让你一起分享,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她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她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良好的常规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她管理机制。因此,她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她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她教育、自她调整而不断成长。每一届,每一年度的新学年开始时,她都会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民主选举,建立一支有管理能力,有责任心的班级领导核心。放手让他们去管理班级,自己多做点“幕后”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这一办法效果良好。同时也促进了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努力学习,善于反思,不断进取。
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多学习和反思,从各种书籍、报刊杂志中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她特别喜欢阅读一些指导班主任工作的书籍,诸如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教育教学论著,《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班主任之友》《德育报》等报刊杂志。每一次阅读后她都大有收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在看到有关文章时迎刃而解。当在书籍或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好文章,她会将它转记在网络日志中,这些理论和经验对她的班主任工作帮助极大。在学习理论杂志的同时,她也积极参加武进区举办的班主任培训,她深感活学活用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能使她们的工作更轻松活泼而高效。平时,她利用空余时间,认真记录班级工作点滴,反思班级管理,总结经验教训,有多篇教育案例获奖。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结出了累累硕果。多年来,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内形成了和谐向上、富有活力和特色的班级文化,班级内开展的观摩活动也多次收到校级和区级的表彰。
新的学年,她又接手新的班级,开始自己新的“耕作”。勤奋工作者是美丽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将享受这份职业的幸福,让自己变得更美丽!
三年级 周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