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意永在,不管见与不见
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 吕华
打开QQ,习惯性点开“龙山”先生的空间,浏览一翻,似乎依然能透过文字见到:微胖的身材,沉思的表情,朴素的衣着,甚至脚下穿着一双黑布鞋……龙山先生即原湖塘桥实验小学校长庞荣瑞先生,他与我母亲同岁,又与我同乡,他在我的记忆里犹如父亲一般,鲜少出现“校长大人”的派头。
2000年4月,我即将毕业,不想待在学校安排的实习基地,一心想回到家乡找学校实习。理由很简单,因为我要靠自己的能力找工作,父亲离世得早,母亲已为我操劳太久,不想她再为我的工作费神。那时的我毕业出来是包分配的,可我不想听从安排,我要自己选择……于是,趁着假期,背着放有我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集的黄书包,走进教育局人事科,咨询武进城区有哪些学校需要老师……那时的我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哪来的勇气与胆量?生活所迫!那时的领导是多么地淳朴,她见我如此坦诚,极仔细地翻阅了我的作品集,问了我为什么是自己来找工作,而不是家人陪同或者托各种关系……我如实回答。她当即就告诉我:全武进只有一所学校你可以去,而且他们的校长绝对会录用你!因为他是一个正直、不畏权威只要人才的校长!你只管去实验小学找庞校长……
我有些兴奋,带着这股子冲劲真的走进了湖塘桥实验小学,走进了庞校长的办公室……他没有一点架子,我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想来实小实习……一切顺利,实习、汇报课、校长反馈。在实习期结束的最后一天我再次走进庞校长办公室,问他是否有意向留用我,现在想来我哪来的胆?他说校长反馈我的课上得不好,不符合美术课的模式……一听我来火了,当场辩论起来:首先你没来听我的课,仅凭他人评价你就否定我?其次对于新教师的课堂你们看什么?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素养,还是看一节课多么完美?一个刚刚走进课堂一个月的实习老师能上出多么完美的课?美术课难道一定就是老师讲十几分钟,学生画十几分钟吗?我这节是欣赏课,我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只要完成草图……如此慷慨激昂,哪来的底气?最后一句:庞校长,我说完了,您看吧,是否留用现在就给我个答复,我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如果您不留用我还得找其他学校呢,因为我等不起……最后结果,我真的就这样被录用了,成为了实验小学的一名专职美术教师。
工作后,我常常想起当时在他那间狭小的办公室里咄咄逼人的气势,后怕得很!怎么这么不知天高地厚啊?!开始几年,庞校长在校园里遇见,常会调侃我:吕华,你真牛!我就看中你这敢做敢说的样,不寻常啊……而我总是羞愧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很幸运,在年轻气盛的年纪遇见了庞校长,成了实小人。在实小我接受了“正直”的教养,在实小我学会了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这里的一切与我骨子里的脾性完全吻合,在这里工作很踏实,踏实地做好自己!
在实小工作的十几年间,与“老庞”交谈甚少,走进他办公室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但是他说真话,做实事的风格以及淳厚朴实的装扮一直影响着我,他在我人生中扮演了早早缺位的父亲的角色,这是一种精神的影响与引领。
我QQ空间的说说里有一条记录:2015年9月10日“看到庞校长,莫名感动,亲切如家人,敬意永远存在,不管见与不见!”那是他辞去校长职务后的第一次遇见,在新实小的大舞台上,他作为老校长来校参加教师节庆祝活动,他上台发言互动……那一瞬间,鼻尖发酸,眼眶灼热……老了,老了,和我记忆里的老庞相差甚远,但他的话语依然与从前的他一样掷地有声。
像这样的一位老人,退休之后依然勤于笔耕,与他之前一样永远走在思想的最前沿,一点也不像个“糟老头”。他用IPAD写作,他打理QQ空间,常有他思想的文字发表,有对社会的抨击,有对教育的反观。最近他又玩起了手机摄影,还成为了常州市手机摄影协会的正式会员,他一如工作时那样钻、思辨、坚持、出新……正如他所说:往事如同流水,回忆在我这里没有意义,我主张摆脱回忆,主动寻找“已经逝去的青春”。他还会自己做“美篇”,自己拍摄实小的日常来表达对实小的情怀……他是一个会思考的智者!
想起他的《龙山夜话》和此刻常常更新的《杂谈》、《小小说》,不禁忆起《菜根谭》里的一段话: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这正是龙山先生,我所敬重的“老庞”!
敬意永在,不管见与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