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六年级数学教研组举行第四次教学研讨。全体数学老师坐在六2班教室,全程观摩吴晓萍老师执教《解决实际问题》一课。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吴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是六年级下期“解决问题”总复习的第一课时。
一、关注学生需求,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
复习课不是简单的把学过的知识重新再讲一遍,而是要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精心设计复习内容。吴老师在开课时就询问学生,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困难或疑惑。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后,才在接下来的解决问题的总复习中逐步解决同学们所关注的这些问题,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吴老师也结合习题的讲解过程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对应处理。如同学们提到的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我们就可以灵活地运用从问题入手分析法、从条件入手分析法以及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等,并进行了重点处理。针对计算容易出错的问题,我们可以加强验算来克服。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理知识,形成能力。
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学习考试过程中的一个丢分点,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吴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认知,让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题目,再回顾解决过程,整理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让学生以后遇到解决问题时,不是盲目地瞎猜,而是有法可循。另外,吴老师对关键步骤“分析数量关系”进行了重点处理,让学生展示从问题入手,和从已知信息入手分析数量关系,或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并对几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沟通,让学生明白从已知信息入手,或是从问题入手都可以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方法,而且他们的解题顺序还有共同之处。让学生不再认为两种不同分析方法会写出两种不同的解题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这样处理,使这节课的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难点得到较好的突破。
总之,吴老师的这一节课,是一节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整理复习课,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教学作用。
(摄影:徐萍 撰稿:林冲 审核:叶仁亚)
六年级数学教研组举行第四次教学研讨
六年级数学教研组举行第四次教学研讨
发布时间:2018-04-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林冲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