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图像识读能力 创设魅力高效课堂
---记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美术学科教研活动
美术,又称为视觉艺术,而图像识读,是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它要求孩子们能够学会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进行解读。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美术课堂中提升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专题,匡唯老师执教了《我设计的动漫形象》这一节课,上课还未开始,老师就以循环播放的形式展示了一系列的卡通形象给同学们欣赏,为后面的课堂打下基础,课一开始,老师就抛出一个问题“你会在两分钟的时间内迅速的画出一个形象吗?”立马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融入课堂,大家争分夺秒,一个个简单的形象跃然纸上。测试完了老师还要考考大家呢?你认识它吗?哪个动漫形象?整节课以米奇这个形象贯穿,通过米奇和小老鼠的简笔画进行对比赏析,有相同之处吗?不同之处呢?用这样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学会读图,讲述课堂重点,接着通过海绵宝宝来巩固知识点,老师将不同表情、不同角色的海绵宝宝分别放在一起,告诉孩子们同一个形象可以有着不同的变化。从中不断引导孩子怎么去读图,同时也锻炼了老师怎么去读学生的作品,在课堂中共同进步。
课后美术老师们围绕图像识读在本节课中的运用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不同的见解。在这样的讨论中,我们的教学质量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也将在更高效的课堂中得到提升。
(撰稿:匡唯 摄影:冯润卓 审核: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