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二(1)班教室内正弥漫着丝丝暖意,洋溢着阵阵喜气,因为二(1)班的小朋友们正兴高采烈地开展了以“欢欢喜喜迎春节”为主题的家长讲师团活动。史梦佳小朋友的妈妈在上午第四节课穿着大红羽绒服,带着喜庆的笑容来到班级,准备和小朋友们说说春节。
上课之前,史梦佳妈妈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春节的传说,她声情并茂地演说使在座的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
接着她又向大家讲了一些春节的习俗:首先讲到了“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起源于桃符,是华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她拿出自己带的春联,让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贴一贴,感受春节贴春联的喜悦。其次讲到“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这时史梦佳妈妈出示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她带着小朋友们一起齐声朗诵古诗,感受春节放鞭炮的热闹。最后讲到“拜年”:这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同时她还教小朋友们春节拜年的正确姿势,让小朋友们感受拜年的乐趣。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在史梦佳妈妈绘声绘色的课堂上小朋友们了解了很多以前从没听过的传说、故事和风土民情等,要讲的还有很多,一节课在喜庆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下课了,小朋友们还沉浸其中意犹未尽呢!
(撰稿/摄影:钱璐 审核:范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