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首页滚动公告>>文章内容
第二实小开展综合学科常规课堂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6-09-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超级管理员

显本色 寻策略 谋成长

九月,秋高气爽,秋兰飘香。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综合组开展了术科教学常规的展示课交流。分别由科学组孔艳老师执教《空气中有什么》,体育组周方媛老师执教《脚背正面运球》,全体术科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孔老师的课堂从复习开始导入,空气占据空间、热气球的膨胀上升等既是第一二课的重难点,又是第三课《空气中有什么》的重要思考依据。孔老师首先演示三支蜡烛在不同空间中慢慢熄灭的趣味实验,引导孩子们猜想现象,思考原因。针对各种原因孔老师通过追问,迅速诊断出本班群体的思考盲区,并针对这一盲区强调科学探究的实证意识,将关注点从头脑中的碎片固着转至对实际现象的观察理解,然后同学们围绕密封瓶中的空气是否真的烧光展开了深入的研探,学生多次有畏难与放弃的情绪,孔老师步步诱导、宽猛相济,引导学生突破思障的壁垒,并强调学生用精准恰当的语言描述现象与意义,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强调蜡烛燃烧是用掉“一种气体”而非“一层气体”时,剩余空气不可燃的实验现象时,学生的思维、语言、注意力都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整堂课特别关注学生生成性信息,针对性地进行师生互动、强调逻辑推理与科学实证精神,关注记录、倾听、思考等学习行为习惯内化。

本次科学家常课是四年级科学教学的一个缩影,学生思考水平与教学内容的思维目标的差距大,语言精准表述能力弱,探究实证精神缺乏,这既是中年级科学教学现存的现实问题,也是“完美教室”课题组行动的起点,学科组借用了摄像机全程录像,在后续的研探中展示与追踪师动互动的更优方式。

周方媛老师的体育课,一开始老师利用游戏《百变小火车》导入课题,并渗透绷脚尖和脚背正面运球的无球动作这一重点,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同时通过简单的球性练习达到熟悉球性的目的,带领学生充分热身。观察教师动作后学生自主尝试运球,建立足球脚背正面运球的完整动作结构。通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以学生自行组队的形式,分组学练,教师设置不同的练习项目由易到难,逐步挑战,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同时教师分组指导,其余组继续练习,增加学生练习时间。最后,通过挑战规定时间内,每队能成功完成运球人数,巩固练习将本课氛围推向高潮。

课后体育组的老师集中研讨,周老师表达了自己的设计意图之后,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发言,针对课堂中的亮点和不足,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王坚老师针对课上遇到的突发情况处理,对学情的分析等根据从教多年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

在学研日时间,各学科组成员对以上两节课进行了常规学习研讨。一致认为,家常课要备足备齐孩子们的上课材料,无论科学课还是体育课,材料是孩子们进行有效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基本。其次,家常课要展示孩子的日常常态,促发本真思考水平,以便提升老师的应对策略。最后,家常课更要关注到孩子的全面身心发展,“做人”、“做事”的品行应该融入到学科的教学中。

撰稿:孔艳 周方媛 摄影:王烨 审核:徐菊)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