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二实小科学组开展期初教学研讨活动
9月,新学期伴随着累累硕果的金秋到来。在繁忙的开学季,科学组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8日上午朱怡老师提供一节研究课《科学是……》,9日上午科学组全体成员就本课内容进行相关专题研讨,本次教学研讨主题继续围绕课题组《构建科学完美教室的策略研究》中开发科学课程的设计与提升全面育人价值的研究展开。
朱怡老师为我们执教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课《科学是......》,本课是整个三至六年级科学的启蒙课,既需要对学生了解科学探究基本过程做好铺垫,又需要让孩子对学科产生热情不竭的求知欲,同时还要为学习过程做好良好的习惯养成。朱老师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科学家的研究经历,拉近了科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回忆上节课动手操作“会动的小人”体会“视觉暂留”的科学原理。紧接着,朱老师用最大篇幅来讲述琴纳发现牛痘预防天花的故事,一步一步向学生揭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在讲述的过程中,朱老师始终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举手习惯、坐姿和记录习惯。
科学组就本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首先是课程资源的取舍,琴纳和牛痘的故事生发点很多,课堂时间有限,哪些部分展开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兴趣的点燃更有价值是一个值得多逗留的思考点。小学科学一直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朱怡老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资料检索,找到了更多丰富详实的相关资料,在众多资料中,朱老师选择与教学目标契合,与学生认知相关,与个人特质顺应的内容展开讲述,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不知不觉的提炼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次,朱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她既在故事讲述中穿插互动问题汇聚注意力,又时不时关注孩子的坐姿与举手,她的热情温柔耐心让三年级的孩子通过爱上老师爱上科学这门学科,科学组肯定了朱老师在教学上的热情,以及能运用丰富而幽默的语言引导孩子学习的个人特质。
二实小科学组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将教育回到朴素的起点,遵循教育常识,心中装着一个又一个孩子,上好一节又一节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心存高远,脚踏实地。
(撰稿:沈洁 摄影:徐菊 审核:孔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