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谈之礼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中规定:7-12岁(小学阶段)
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 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1.言谈礼貌:
态度要诚恳、亲切;
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
尊重他人。
2.言谈用语:
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
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
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礼貌用语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3.故事衔接:
故事1:
《说岳全传》上有这么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老人不但没有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见岳飞很有礼貌,便耐心地给他指路。
故事2:
有一天,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被一个跟在后面的小学生踩了一下,女青年回过头来看了看,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女青年微笑着说:“没关系。”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
故事3:
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声,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深感不安。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朱师傅听了总理的话深受感动。
思考与实践:
搜礼大行动:
反思一下自己在与人交往中的行为举止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