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家访的路上
徐佳
快放学的时候,天空中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变得阴沉沉的。等家长接完学生后,我们就随学生林赫一起到他家里进行家访。该学生在校成绩还不错,平时表现也还好,跟同学们相处融洽,但是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学习就是完成任务,缺乏主动性,这次家访主要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爱好,让他发现自己的问题,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也为班上的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孩子一听我们老师要到他家里去家访,脸一下子红了,一时感觉有点手足无措了,没有了平时的活泼,看得出来孩子很紧张,。为了消除孩子的紧张感,我有意识地和他聊天,让他放松心情。一路上,通过聊天多少了解到了一些孩子的家庭基本情况。因为家访前,已经电话通知了孩子的妈妈。妈妈听说我们要到家家访,特意提前在路边迎接我们。到家后,家长热情的接待我们,让孩子给我们递上热茶,送来水果。学生家里布置得很温馨,桌上放了很多书,据孩子的妈妈反映,孩子平时喜欢看书,看来家长平时也很注意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我们坐在沙发上,与家长聊天,了解到学生家长在经营生意,比较忙,孩子在家时无人监管,就算有空也只是随口问一声“作业有没有做好”,孩子的学习是由托管班的老师负责,这时我也知道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还是比较自觉和独立的,也明白了因为家长对孩子没有要求所以孩子才会对自己的要求不高。接下来我们谈论了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对他的学习进行了肯定,表扬了他在家的独立和自觉,也指出了孩子的不足,希望他把生活中的好习惯也带到学习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争取更大的进步。也希望家长能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和孩子多作交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学习的重视,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极好的鞭策。
家访结束了,这次家访让我更深入地了解我的学生,了解他们不为我知的闪光点,了解他们在家的生活学习状态。家访工作不仅仅是联系,更是一种对工作负责的体现,有着家长来校或手机联系那些硬邦邦沟通中无法比拟的人性化,家访使学校和教师更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信任,也就是这种信任,更能化解多少不理解中产生的矛盾。家长认为家访是一种表现教师对学生关爱的一种方式,他们对于教师对自己孩子的重视表现了最朴实的感谢,多次热情的留我们吃饭,我们一面为之感动,一面又委婉地表示拒绝。家访中家长的热情,让我们教师也得到了家长最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也许就是这份热情,这份理解和尊重才会紧密的联系家与校,才会产生更大的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