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天地>>德育手记>>文章内容
家访——家校沟通的“希望桥梁”
发布时间:2018-05-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家访——家校沟通的希望桥梁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   

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三(8)班两位主课老师,在家访孩子家长的带领下,开始了我们本学期的家访活动。   

第一站,我们到查梓涵家里去。 

查梓涵是个很让人操心的孩子。他的学习态度极差,懒惰、拖拉、马虎。一上课就心不在焉,总是开小差、走神。做作业拖拖拉拉,课作总要留到老晚还在补。家作经常偷工减料,作业质量极差,字迹非常潦草,错误百出。考试成绩每次都是最后几名。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很需要了解一下他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

走进他家,环顾四周,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又不失温馨美观。看来,查梓涵的妈妈作为一个全职太太,既要照顾好两个孩子,又要操持各种家务活也不容易啊!

由于查梓涵放学前还没有把数学补充习题做完,所以数学老师陈老师趁家访时间,赶紧站在他身边,一边督促一边教他把最后几题做完。

然后,我们谈了查梓涵在学校里的种种表现,总结下来,就是这个孩子学习态度非常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做任何事都静不下心来,专注度很差,学习效率很低。  

家长听了我们反映的情况后,也讲了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在交谈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这样一个家境还算优裕的家庭,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缺失:孩子爸爸是开厂做生意的,这样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来关注孩子。妈妈虽然不需要工作,相对来说,比那些上班族的妈妈们有较充裕的时间来料理孩子,但是由于家族里有重男轻女的老思想,查梓涵有个姐姐,他自己作为家中老二,又是男孩,从小就在家族里格外受宠,缺乏严格管教,所以很多坏习惯、坏毛病就是这样慢慢养成的。再加上妈妈在孩子的心目中威信也不太高,唯一让他害怕的爸爸又没有时间过问他的学习,所以,导致查梓涵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习惯就非常差,每天放学回到家里,妈妈要先烧晚饭,料理家务,而他人坐在书桌前,心根本不在做作业上,这里瞧瞧,那里摸摸,时间耗得很长却没动几个字。当妈妈把家务事全部料理妥当,再来督促他做作业。所以他每天都要做到老晚才睡觉。这样的状态下写出来的家庭作业必然是大打折扣的。

对此,我们两位老师给查梓涵妈妈在家庭教育上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1、家长在家要进一步加强对孩子学习情况的监督力度。不能只是口头上询问孩子是否做完作业,一定要给他制定出一份详尽的作息时间安排表。督促孩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亲自带领孩子仔仔细细地逐一检查每一样家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绝不允许孩子在作业上出现偷工减料和字迹潦草马虎的现象。

2、家长在严格监督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务必采取有效的奖罚措

施。孩子表现有进步,要给予他适当的奖励,让他学得更有动力。一旦孩子老毛病又犯,要对他进行相应的惩罚,让他吸取教训,不许再犯。

听了我们的建议,查梓涵妈妈表示十分愿意与老师配合,针对孩子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望着她带着歉意又满怀期待的目光,我明白,这样的工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我们仍感到十分欣慰,毕竟我们的家访是有收获的,收获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收获了家庭的理解。 

我们明白,孩子是家长的希望,而教师又是希望的助推器。对于孩子,我们需要了解的确实很多,对于查梓涵这样的家庭,我们应给予他更多的管教、关爱和信心。

家访是一把钥匙,走入学生家庭,走入学生心灵,打开的是教师、学生、家长间的千千结,架起的是学校沟通的希望桥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