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讲堂”首次开讲 常州珍宝开拓视野
——湖塘桥实验小学开展首次“苗苗讲堂”活动
本学期,筹划已久的湖塘桥实验小学“学生素养发展101工程”正式启动。全校近5000名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在“健康身、智慧脑、中国心、世界眼”四个领域的课程中恣意徜徉,“101工程”作为学校第二课程开发的基地作用初步显现。为了更加深入地推进“101 工程”,也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校在开学第一个月又正式启动了“苗苗讲堂”授课计划,邀请来自社区、社会各行各业的热心人士参与学校教育,为孩子们开堂授课。
“苗苗讲堂”首次开讲,邀请了武进淹城博物馆的志愿辅导员一行6人,举行了主题为“历史遗珍——珍贵的常州金银器”的文化溯源课。常州自古钟灵毓秀,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南朝时齐梁两朝的皇帝故里,常州先民于数千年岁月中留下的遗物,无疑是诠释常州人文历史的绝佳载体,是地方文化遗产的精华所在。本次授课立足家乡文化资源,对常武地区丰厚灿烂的文化进行溯源求真,引导孩子们了解家乡,走进文化,亲近历史,成为家乡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当天下午,同学们自发、有序地领票进入会场,能容纳500人左右的实小求是厅座无虚席。博物馆解说员王丽娜作为本次讲座的主讲人,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广泛搜集文物资料,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科学客观地为在座的同学们介绍了入围2014年“常州十大国宝”中的三件珍贵的金银器——漆纱珠翠庆云冠、银莲花托盘以及金镂雕龙带钩。讲座中,她抓住儿童天真、好奇的心理特征,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采用了提问互动的方式,为大家作介绍。这种新颖的讲课形式深受师生的欢迎。在场的同学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当王丽娜请同学们在现场以绘画的形式设计金银器图案,并上台展示作品时,现场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同学们纷纷拿起画笔,发挥奇思妙想,设计了许多“新概念金器”,使得在场的成人们敬佩有加!
与一般的讲座比起来,“苗苗讲堂”显得很“特别”:
特别之一:自主选择,领票入场
“苗苗讲堂”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和学习的地方,但更着重鼓励大家以自己兴趣取向自主选择。以往的校园讲座为了组织方便、管理便捷,通常会采取指定班级参加的方法。这种“一刀统切”的方式,固然组织便捷有力,但却罔顾了参与者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湖塘实小的“苗苗讲堂”采取了自主取票的方式。由少先队大队部提前通过红领巾广播和红领巾海报的方式公示讲课主题、主讲人单位和姓名以及建议听讲人的年龄层次,然后由全校学生自主选择听讲与否,自主至领票点领票。活动当天,有红领巾志愿者在报告厅门口检票,检完票的同学有序入场,文明活动。
因为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权,所以参加活动的同学活泼又有秩序,认真又不呆板。听课的时候认真记录,互动的时候积极参与,首次“苗苗讲堂”活而不乱,体现了实小学子文明有礼,自我管理的精神风貌。
特别之二:资源丰富,填补空白
“苗苗讲堂”作为“101工程”的补充与拓展课程,将课堂的触角伸到了社区、社会的方方面面,为许多有志于推动学校教育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本次活动不仅是“苗苗讲堂”的第一次开堂授课,也是淹城博物馆第一次在学校举办文物知识讲座,这不仅让青少年学生了解到常武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祖先精湛的工艺,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延续家乡文化的信心和热情,这项内容亦填补了武进博物馆牵手学校教育的空白。
通过“学校家委会”平台推荐,目前“苗苗讲堂”已经确定了三次公益讲座,将分别由来自常州大学城的博士、联翔语文创始人和新闻部门的热心人士来“苗苗讲堂”开讲。
孩子们的课堂,因为有了热心人士的参与更加精彩;我们的教育,因为有了社会的支持更加有效;萌芽的学生,因为有了大家的关爱充满了原动力!“苗苗讲堂”,让一切都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更加活力四射,我们期待“苗苗讲堂”下次精彩开讲!
(湖塘桥实验小学供稿 撰稿/摄影:龚莉娜 审核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