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桥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目标任务及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期,学校依据区教育局工作意见和学校新学期工作要求,确定“改革创新”为主题,倡导文化引领,弘扬校园精神;深化学校改革,彰显学校特色;推进目标管理,提升办学质量。坚持聚焦目标的达成实现,突出重点,增强信心,自加压力,负重前行,努力实现湖塘实小高品位的发展。
本计划是学校工作的框架性设计,旨在对新学期工作作出整体部署,各校区、各条线根据此目标任务及工作要点制订相关计划并进行具体实施。
二、目标任务
(一)学校管理与领导班子建设目标
1.尝试学校组织变革,探索新的运行机制。
2.加强领导管理团队建设,努力追求管理效益。
3.梳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探索制度文化。
(二)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目标
1. 建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立体而多元的课程文化。
2. 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形成新的价值观和过程观。
3. 完善教师发展动力机制,引领教师主动发展。
(三)学生成长与德育目标
1. 强化落实学生新六个一素养发展,实现德育工作品牌化。
2. 推进班级文化个性化建设,促进班级管理的和谐发展。
3.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方式的改善和教育效能的提高。
4.开展“四礼八仪”教育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后勤服务保障目标
1.保障学校教学、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提高后勤保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2. 做好学校后续项目的建设,提高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设水平,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3.强化学校安全制度的落实,建设学校安全稳定的秩序,保障学校安全无事故。
三、工作要点
(一)学校管理与领导班子建设
1.试行学校组织变革
(1)拟成立年级管理层,设立年级组长岗位,形成以年级组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年级管理核心团队,并探索管理运行机制。
(2)加强校区建设,探索校区相对独立运行机制,试行执行校长负责制,赋予相对独立的常务管理权、人事调配权和经费使用权,促进校区的主动积极有作为地发展。
(3)积极推进学校组织管理变革,择机成立学校“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学生发展研究中心”和“校务保障服务中心”。
2.加强领导管理团队建设
(1)加强队伍建设,重点关注领导班子、教研组、年级组的建设。明确责任,确定和培养各层级第一责任人。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
(2)培育积极主动有作为的管理队伍,要求做到“十要十不”。(每位行政人员牢记十“要”十“不”行动准则:要严以律己不损公肥私;要一视同仁不亲疏有别;要发扬民主不独断专行;要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要求真务实不贪慕虚荣;要善于自省不固步自封;要勇于改革不因循守旧;要讲求奉献不斤斤计较;要深入一线不高高在上;要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
(3)倡导讲正气讲民主讲学习,促进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4)全力迎接武进区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成立迎检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具体要求。
3.梳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1)修订“湖塘实小教师年度考核办法”“绩效工资考核办法”。
(2)制订《优秀教研组考核管理办法》和《优秀年级组管理办法》,学期末形成初稿。
(二)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
1.构建教师学习、研讨的平台
(1)确定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后为学习研究日,简称“学研日”。必须做到五“定”一“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内容、定召集人、有记录,形成“学习—反思—重建”的学研模式,以学研日活动为平台促进教师学习、反思和实践。
(2)继续充分利用教师博客阵地,进行教学反思,促进自身的成长和与他人的交流。
2.完善教师发展动力机制
(1)调整、完善《校长奖励基金实施办法》。
(2)积极筹建教育光彩基金,施行对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优秀管理者的奖励。
(3)实施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的评比,促进各层次教师的发展。
追求课堂教学的本真
(1)完善湖塘实小“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课堂的育人价值以及相应的过程进行研讨,逐步提升认识。努力做到“四多二少一转变”:四多即课前花功夫要多,教学过程运用直观手段要多,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教学的机会要多,指导学生怎样学习的方法要多。二少即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要少而精,课后作业少而精。一转变即教学生学会向会学转变。
(2)加强日常教学中的反思和重建,倾力打造“本真课堂”。
(3)与兄弟学校组成合作联盟,开展校际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4)建立学校的教育督导机制,成立督导室,聘请专家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督导,让常态课走向优质。
4.抓好日常教学、教研的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迎接2014年武进区教育常规管理年的检查,质量调研。
(2)加强六年级教学质量的分析研讨,确保素质教育质量评估获得优异成绩。
(3)加强校区间的学科教学质量的合作、交流、研究,并建立校区间的评估机制。
5.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1)对课题成员进行调整、吸纳,明确分工,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活动。
(2)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及时撰稿,形成文档资料。
(3)每个课题进行一次阶段成果的展示。
(三)学生成长与德育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继续班主任研讨制度,建立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每两周一次)。
(2)构建以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全员德育机制,分年段开展交流与研究。
(3)开展“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的评选。
2. 重新规划“新六个一”学生素养发展目标,丰富其内涵。
3.根据学生需求设立学生班级岗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和岗位责任意
识。
4.全面推进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继续实施“相约星期五”活动,并对相关目标、内容、时间和评价体系进行研究。
(2)加强校级社团的管理,明确责任,突出重点,责任到人,并建立考评
机制,每学期末进行一次现场表演或作品展示。
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开展教师家访日活动,保证家
长委员会活动的正常开展。
6、基于儿童立场,为实现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而设计德育活动,在老师的辅导下,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设计、自行组织、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能力。
7.学“八礼四仪”,传递文明正能量。根据“八礼四仪”的具体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1)通过校园宣传栏、班级板报进行宣传。(2)开展主题队会、手抄报创作比赛、情景剧表演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推进。(3)渗透各科教学,推进相关课程研究。
(四)后勤服务保障
1.保障学校校舍、设施设备的安全,增设安保设备,提升校园安保水平;继续做好食品饮用水安全,加强食堂管理,并逐步完善督查机制。
2.建立学校报告维修制度,分类确定维修时间,做好校园网络、班班通、播音电视系统、图书馆、档案室、文印室的设备维修工作。
3.做好图书馆、校史馆建设的相关工作。
4.做好学校 “周能源消耗”公示,并建立节能通报制度,推进校园节能减排。
201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