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团队建设>>家长讲师>>文章内容
湖塘桥实验小学二3班家长讲师团活动
发布时间:2015-11-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知识讲座——邮政的起源及发展

——记二(3)班第一次“家长讲师团”活动

113日下午,湖塘桥实验小学二(3)班小朋友用热烈的掌声迎来了本学期第一位“家长讲师团”成员——蒋承熙的妈妈周洁阿姨。周阿姨是邮政储蓄银行的一名员工,她给小朋友带来了关于邮政起源以及现在发展方面的知识,让小朋友们知道了邮政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因为古代书信是通过飞鸟来传送的,后来,逐步通过人力,马匹等来传送书信,以更好的方式传递信息。所以上课一开始,周阿姨就在黑板上画了邮政标志及和平鸽,让小朋友们形象地了解到邮政标志取意是“鸿雁传书”。

周阿姨告诉小朋友,邮政最早的形态是以驿站的形式出现的,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并用IPAD向大家展示了古代驿站的样子。早期的公文和军情,主要依靠人力步递,故在春秋时期,人们把边境内外传递文书的机构叫做“邮”。邮距为25公里,是一个成年人当天能往返的距离。汉朝以后,通过马匹运送,驿站的距离从25公里拉长到150公里

周阿姨还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个信封和邮票,告诉大家,信封左上角6个小格子用来填写邮政编码,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编码,并在黑板上写上了213000,小朋友们齐声朗读,又了解了一个新的知识。在信封里,周阿姨放有一枚小小的邮票。她让大家仔细观察邮票的形状、面额、图案,并提问邮票的用途。有位小朋友很准确地回答:“邮票是用来付寄信的钱”。 周阿姨还让小朋友们通过IPAD看了中国第一张邮票“大清龙票”,小朋友们兴奋地讨论着龙票上的图案和文字。

在课堂上,蒋承熙妈妈提出了三个问题:邮政的标志像什么?中国最早的邮票是什么?汉朝以后驿站的距离是多远?二(3)班的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全部回答正确,并赢得了“大圣归来”邮资信封的奖品。

最后,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中国邮政局常州市人民路支局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小朋友们看到了邮筒,了解到邮政局的叔叔阿姨是怎么样工作的,信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递出去的,还看到了人民路邮局的标牌上写着的邮编。

通过这次讲课,小朋友们知道了邮政局的工作方法,了解了邮政的发展过程,更是对邮政局有了感性的认识。二(3)班胡天梣小朋友不禁称赞道:“这是有史以来我们二(3)班走出课堂之外的一节课,我喜欢这样的课。”

               (撰稿:蒋承熙妈妈 摄影:牟惠群 审核:蒋惠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