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则情满于字,教学则情满于学
——记御城校区一年级语文教研组“识字”教学研讨活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成功地推出了一种新的识字形式——韵文识字,一般是围绕一个中心分四行展开出十二个词语,形成一篇韵文,读起来压韵上口,韵味缭绕,情趣四溢,似诗歌、似散文、似画面、似乐曲,它于情、于境、于画、于理中承担了一年级学生总识字量23%的任务。为切实有效地使用好苏教版这独具特色的识字教材,御城校区一年级语文组对韵文识字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力求给刚步入求学生涯的一年级小学生留下美好的识字学习回忆,进而对我们祖国的文字怀有美好的情感。
《识字4》、《识字5》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第二篇课文。《识字4》围绕儿童在野外采集昆虫标本的内容,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
听课老师们对两位老师的课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这两节课上得很成功。在研讨时,严校长用“板块清晰,目标明确;情境教学,富于策略”十六个字高度评价了这两堂课,体现在:每一个环节的设置均为教学目标服务。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感,还能学以致用。严校长强调:韵文识字是苏教版独具特色的识字教材,切实有效地使用好苏教版这独具特色的识字教材至关重要。韵文识字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字,语境中识字”。而这两堂课正是对这一教学原则的最好诠释。 此外,严校长还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和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他指出识字是一年级小学生首要的学习内容,是开启我们祖国璀璨文化的第一把金钥匙。初识汉字时,教师就要把培养学生热衷识字的情结、热爱汉字的情怀、主动识字的情绪放在首位。识字教学中千万要避免机械识字,每一位教者实应思学生所需,投学生所好,想学生所想,寓识字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中、故事里、情境里、游戏中……最后,严校长提出了“读词要有感情,读句要有节奏,读文要有韵律”的教学建议和大家共勉,大家在轻松而又富于启发的交谈中结束了这次教研活动。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们一年级的语
(撰稿:孔春燕 摄影:王辉 审核:黄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