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活动设计,打造智慧课堂
——记湖塘实小数学“本真课堂”教研活动
王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用拍照导入,先用拍小朋友的各个方向的照片,和教室前后的照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同样的物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也不一样。接着王老师用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体验这个知识,引导学生小组活动观察小熊,找找自己看到的小熊图。教师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交流,辨析,掌握观察的方法,还让学生改变观察位置,在位置改变中感受看到的不同,用学生的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堂课用活动贯穿,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体验、表达,从而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理解观察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也不一样。
夏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出示教室平面图让学生说说小军的位置,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了要有统一的观察标准的需要,从而引入新知的学习。在标准统一后用第4列第3行记录小军的位置后,老师又抛出问题:觉得用文字记录不够简洁,要求学生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鼓励学生独立创造,于是出现了板书中的多种不同的记录方法,然后通过抽象出多种方法的共性之处,自然引出了数对的表示方法。本节课适当重组了教材,把第二课时的相关内容融合进本节课中,这样,整节课内容就像一个“链子”,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出点子图,再到类似于坐标系的格子图,层层递进,渐次展开教学。
课后,谢惠英老师和巢亚美老师重点对两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谢老师认为王老师整堂课严谨、细致、生动,围绕观察二字,做到了三个重视。1、深入教材,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2、关注活动,重视观察过程的体验;3、有效引导,重视观察结果的表达。巢老师谈到夏老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赋予数学的生活化;善于制造矛盾冲突,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多次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主动轻松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最后,陈老师结合这两节课从空间观念的含义、培养空间观念的意义以及培养空间观念的策略和途径等方面给全体老师做了具体的指导。
一次教研就是一次提升,在追求本真的路上,我们不断探索,在教学活动设计不断优化的研究中,逐步彰显出课堂教学的智慧。
(撰稿:沈红玉 摄影:巢亚美 审核:巢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