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寻找民风民俗 作业展秀出童心童趣
——记实小校区二(1)班创意寒假作业
听说过过年过得喜气洋洋、精彩纷呈,但你听说过开学交作业交得兴致勃勃、喜笑颜开的吗? 这不,湖塘实小二(1)班的小朋友们就欢欢喜喜、兴高采烈地交寒假作业来了——
3月1日上午,新年的脚步还没远去,元宵节的花灯还没挂上,湖塘桥实验小学校门口张灯结彩,校园中彩旗招展,其中最吸引人注意的是小朋友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和双手捧着的“宝贝”——今天是小朋友们新学期报到的日子,他们手上捧着的是他们的寒假作业!
8:00还没到,二(1)班教室内早就成了欢乐的海洋,仔细听听,孩子们不是在讨论寒假中谁去哪里玩了;不是在竞猜谁得到的压岁钱多;不是在描述谁看的电视更精彩。他们在比什么?你听,“看!灯笼上的毛笔字是我写的!认识吗?叫吉祥如意!”、“知道我的灯笼用了多少红包吗?32个!”、“我这个灯笼是毛线做的!”、“我这个灯笼的四面图画,都是我自己画的!”“看看,我的兔子灯还好自己走路的”、“哈哈,看看看看,我们三个人的兔子灯刚好可以组成兔子一家了!”……
对!小朋友们在展示他们的寒假足迹,比拼他们的寒假收获,更是在秀出他们寒假作业的精彩!一眼望去,各具特色的“兔子”灯、“金鱼”灯、“元宝”灯琳琅满目,造型各异,但独具小朋友DIY痕迹的灯笼比比皆是。灯笼提在手上,笑容展现在脸上,孩子们兴奋地抢着向老师述说自己的静思巧作:KFC全家桶的盒子成了灯笼的身体;把毛线用红乳胶浸过后,乱造型绕在吹足的气球上,等胶干了,戳破气球;用红包袋折叠成小花朵的形状,再组合成灯笼……
早候在一边的做小报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抢起老师来:“老师,老师!我学会包饺子啦!”“老师!我剪了窗花、贴了春联。看!爸爸都帮我拍下来了!”“老师,我们还去山沟沟里找年俗了呢!”……
一张张精致的小报堆放在老师的讲台上,一盏盏精巧的灯笼高高挂在了教室的墙上,一个个颇具特色的小型中国年寻访活动展现在眼前,一份份精美的寒假作业呈现在面前。湖塘实小低年级的孩子们摈弃了传统的寒假作业本、《寒假学习与探究》,转而从寻访中国年、我的特色寒假等角度去布置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寒假作业,收获了孩子们满满的笑意、兴奋的情绪、激动的心情;为孩子们书、画才艺的展示又新添了平台;让孩子们在寻访民风民俗中,获得成长,把缤纷的中国年扎根在了心中,绽放在了他们美好的童年记忆里!
(湖塘桥实验小学供稿 撰稿:羊玲 摄影:羊玲 审核:陈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