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教学模式 回归学生课堂
——湖塘桥实验小学御城校区英语教研活动
四月,绿柳吐烟,陌上花艳。妩媚的春风吹进了湖塘桥实验小学御城校区的美术教室。4月23日上午,全体英语组成员齐聚一堂,共同聆听王晓怡老师和徐新美老师分别执教的两节课。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常州市英语教研员黄小燕老师作指导。
王晓怡老师执教四下 Unit 7 What’s the matter?第一课时,内容为story time 版块。王老师这节课基于学生为中心,展开阅读教学,把整节课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主要教学环节。阅读前,通过英文歌曲欣赏来铺垫新知。阅读中,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部分,王老师设计了五个紧密关联的教学活动:Look and answer, 了解故事背景; Look and guess, 预测故事内容;Watch and choose, 带着问题,捕获信息;Listen and imitate, 训练朗读,培养语感;Read in roles,角色扮演,激发兴趣。阅读后,围绕学生熟悉的Match Girl绘本改编,创设平台,让学生使用目标语言进行综合性输出,真正达到语用目的。
徐新美老师执教了五下 Unit 6 In the kitchen 第一课时,内容为story time 版块。这节课的话题主要是围绕Family life和Food展开教学,徐老师选择了Family life 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句型How is the …? It’s…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食物的喜爱。同样为story time 版块,在教学过程中,徐老师和王老师采用了相似的教学模式。进入文本阅读前,徐老师选择学生在读音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单词进行铺垫;在阅读中,通过听录音,看动画,小组讨论等活动来理解文本;阅读后,通过师生间的问题讨论和绘本欣赏让学生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并教育孩子们也要爱自己的父母和家人。
课后,常州市教研员黄老师对两堂课作了精心指导。她认为两位老师对于各自的文本内容和相关主题衔接很紧密,文本中情感价值挖掘得十分到位。她指出,新教材采用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以让老师们进行参考,但并非完全要按照模式,模仿操作。老师们更多地需要积极摸索模式中每个环节的意义所在,以及模式中的各个环节是怎样把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更要学习的是如何站在学生的立场,打破其固定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回归于学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黄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全体英语组老师们将一如既往地在英语教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撰稿:许敏 摄影/审核:谢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