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桥二实小开展市级品德课题研究活动
9月23日上午,常州市小学品德学科课题研究展示活动,伴着丹桂清香,在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甜甜盛开,常州市小学品德学科中心组成员、各区品德学科骨干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
践知于行,爱护课桌椅
首先,由黄芳老师执教新编教材二年级的《爱护课桌椅》,她的研究主题是《基于学生经历与体验的品德学习方式变革研究》,旋转阶梯式的课堂体验让大家赞叹不已:一阶,以学校更名为出发点,通过在课桌椅上写字和离开课桌椅写字,两种不同的方式的对比体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课桌椅的重要性,然后畅谈熟悉的课桌椅每天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二阶,通过视频展示让孩子们了解课桌椅来之不易,激发孩子们的自觉爱护的意识;三阶,在活动中懂得爱护课桌椅的道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活动中有所习得。一咏三叹,合而为一,真正锻造出了集经历与体验为一体的品德课堂。
课后,湖塘二实小品德备课组长吴群老师结合本校101工程,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三方面,介绍了我校品德学科的改革和发展情况。
寓品于格,善待身边人
接着,由庄荷娟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怎样和人相处》一课,她重点研究《小学品德学科“道德两难问题”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课题中“小学品德学科“道德两难法”的评价体系构建”这个研究主题。课堂上,在“合作”这个大活动情境中,一品“赞美”,结合孩子已有经历寻找课堂搭档;二品“沟通”,有效利用“拼七巧板”活动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体验;三品“真诚”,创设两难情景,唤醒孩子生活真体验,激发道德深思辨;四品“理解”,畅谈感受,将如何与人相处的课堂主题落实到学生真正的学习生活中。
问道于德,思辨新教法
课后,与会的品德学科教师代表高度赞誉了这两堂展示课,充分肯定了湖塘二实小在“道德两难”课题指引下开展了扎实的研究工作。在热烈的掌声中,天宁区品德教研员唐剑老师抛出“情由理生”,“以理促情”的鲜亮观点,并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关注课堂衍生的个体特殊现象,基此给品德课题开辟了崭新的视野,提供了后续关注的案例。常州市教科院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员戴慧老师,用她那充满智慧的语言,激起了思维的火花,字字珠玑地引领老师们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做有心人,做思考者,做引导者,在品德课堂上帮助孩子坚持自己的道德选择,对两堂课的演绎、精进提出了值得深思的真知灼见。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认识与实践结合,品德会挥发出真正的魅力;寓品于格,问道于德。将思辨与笃行交融,我们将收获到更多的成果。
(撰稿:臧静 摄影:杨丹慧 审核:庄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