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课堂常规 构建高效课堂
——记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语文常规教育示范课
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做到“倾听、善思、能说、会做”?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效率?周五,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以“抓实课堂常规,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校级教研活动。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经验教师导航,展现课堂规范:羊水娴、范琴芳老师在观摩教室为全体语文教师展示了低年级扎实高效的语文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周玲娟老师的经验介绍、特邀专家对语文课堂的精彩点评更为我们构建高效课堂助力。
课堂展示,为常规教育导航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回答问题先站好,声音甜又亮。手不动脚不晃,比一比谁最棒。”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小火车在哪里,小火车在这里。”
“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宝宝住里面。住上格,不顶线,住下格,一半多一点,住中格,写满顶两边。”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课中操。
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
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好。
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
针对低年级孩子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两位老师利用游戏、儿歌、小口令、课中操等方法组织课堂,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动静有度、训练有法的课堂。两位老师以抓常规促教学,在注重知识学习的同时更注重习惯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让良好的习惯流进孩子的心里。
研讨交流,为高效课堂助力
下午,杨秋霞主任组织低年级语文老师及全体新教师展开了教学研讨活动。
周玲娟老师根据自己丰富的低年级教育教学经验,以具体的做法为切入口,为大家奉上了精神大餐——《成功之路,常规起步》经验报告。
她指出一年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好启蒙时期,而课堂常规的训练过程正是习惯形成的过程。她还明确指出:常规训练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她的具体做法是:采用自编儿歌和故事启迪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孩子乐于接受。采用利用榜样示范,促进养成习惯;创造各项机会,反复训练;课堂及时评价,表扬激励;通过家校合力,强化养成习惯。
在严校长的引领下,老师们还对常规意识关照下的拼音教学、诗歌教学进行了研讨,在示范课的启迪下,老师们认识到枯燥的拼音教学需要通过教师设计丰富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编故事、编儿歌的方法,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遵循学生从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事物的规律性。范老师诗歌教学体现了三个层次:发现童趣。通过多种形式的认读再现情境和画面;体验童趣。通过想象的方法入境,通过角色体验的方法入情,在体验中想象;再现童趣。通过让学生创编诗篇的范式,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呈现学生的生活。在这种拓展性语言训练中展现孩子天生的童趣。
“抓实课堂常规,构建高效课堂”,这不仅仅是一次指导教师如何教学的活动,更是让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行为重要性的一次活动。紧抓常规,抓实常规,让孩子们伴随着良好的习惯不断成长。
(撰稿/摄影:胥亚洁 审核:杨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