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有效教学
——二实小二年级语文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今天,我们二年级组全体语文老师在严校长的带领下走进了周玲娟老师的课堂,周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课。《孔繁森》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16课,本课以人物名字“孔繁森”作为文题,通过描述其援藏工作期间收养孤儿并为孤儿献血、交学费这两件感人的事,颂扬了孔繁森关心爱护藏族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这节课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在太远了,文中的一些词句,比如“援藏”“藏族和汉族有同一个母亲”都很难让刚上二年级的学生理解。但就是这篇大家觉得难上的课文,在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却上得扎实有效,让人耳目一新。
严校长高度评价了这节课:一、周教师抛开了一贯说教、强压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品课”传统设计,使这一课的教学更具语文味,如:读一读,与孩子一起走进孔繁森家里,看看他是怎么抚养三个孩子的?(填一填练习)又如:孔繁森再三请求献血的感人画面再现等的设计,留给了学生多遍与文本对话、与师生对话的时空,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重建。二、能够找准训练点,品味孔繁森,如: “请求”“恳求”等词语的区别,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人物形象有更深的感受,文章的寓意也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这样的读书收获,才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
最后,严校长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想象说话的立意要明确,尤其是在想象说话时,一定要把内容说得具体生动。二、随文识字要有选择性,切勿破坏课堂整体性。三、识字的设计要更能抓住重点,要重视锻炼孩子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凭借,课堂则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们教师只有精心预设,做好充分准备;深入了解,掌握学生发展动向,及时反思,才能追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教研活动,促进着我们每一位老师成长!
( 撰稿/摄影:钱丽 审核:范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