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二实小五年级语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沐浴着和煦的春光,浸润着温暖的春风。近日,五年级语文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进行了第二次教研活动。大家在严校长、庄校长的带领下,一起走进了是霞凤老师的《二泉印月》课堂,领略了是老师的教学风采。是教师以深厚的教学功底和教学素养,给年轻教师们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泉映月》既是一首名曲,又是一道风景。是老师从景、曲、情三个方面入手,将阿炳的“心声”与“琴声”的水乳交融以及阿炳在厄运面前勇于抗争、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是老师把教学第一个层次定位在理解“二泉映月”这道“景”上。“二泉映月”是一处写在文字中的风景,是老师牢牢地扣住文中体现二泉景色四组词语,给了它感性的画面,让孩子入情入境。在是老师的语文课上,我们感受的语言是一幅幅优美流动的画面。教学的第二个层次建构在理解“阿炳”这个人身上。借助审美落差,将阿炳的“坎坷”,从孩子的心头唤醒;借助文字和想象构建的情境,将阿炳“坎坷”活化成一个个活动的画面,让学生渗入其中,情动于衷。教学的第三个层次是理解这首“曲”。尽管这首乐曲描绘的是苦难,但是带给人们的却是一种超越苦难、战胜苦难的精神动力。是老师追求的是,不仅仅让孩子理解阿炳的苦难,更重要的是感受阿炳在苦难中永不放弃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高尚情怀。
课后,严校长携全体五年级语文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这堂课板块清晰,训练扎实。紧紧围绕“泉声、琴声、心声”这条主线展开教学。课堂上关注语言的训练,关注朗读的指导。杨主任认为整堂课容量很大,教学线索清晰,朗读训练扎实高效。庄校长表示课堂上要追求教材的深度解读,追求教学的精致,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另外教学中要处理好收与放的问题。严校长对是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教学策略指导,指出要关注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抓住两句话体会句子的情感、人物的感受,根据情境的创设读出句式的特点。在听曲时可以用剪辑的方式配上画外音,让音乐和画面相结合产生联想,音乐和文字相互渗透,互为补白。
通过这样扎实有效的研讨,大家收获颇丰。活动结束了,但是这股教研的春风才刚刚开始,相信这颗在春天播下的种子一定会在五年级语文组每位老师心中生根发芽,结下香甜的果实。
(撰稿、摄影:孙瑜 审核:刘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