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二实小组织开展五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缤纷的五月,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二实小五年级组的全体语文老师、尼勒克跟岗老师和严校长一起走入孙瑜老师的课堂,跟随五(7)班孩子走进洋溢着母爱亲情的《月光启蒙》。
《月光启蒙》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煤矿诗人孙友田回忆了童年的夏夜,母亲在月光下唱民谣、童谣和讲故事猜谜语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孙老师的教学分三步进行,上课伊始,孙老师让孩子找出课文中的民谣童谣,用各种方式反复朗读品味,体会歌谣含蓄流畅明快风趣的特点,让孩子感受歌谣童谣对我产生的巨大影响。接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让学生从画面和文本体会月光母亲对作者的启蒙教育。最后,适度拓展,补充写作背景,设计写话练习:“看到那一轮明月,我想起了——,想起了——想起了---”升华情感,表达对母亲的怀念、感恩之情。
课后,大家集中在会议室就本节课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肯定孙老师的课堂目标定位明确,思路清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给学生读、悟、议的机会,让他们在读中学,读中议,议中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就这堂课提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研讨过程中,针对文本特点,督导专家严校长谈了自己的两点看法。1、正确解读教材,要把教材读厚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本课来看,一要解读启蒙,启的什么蒙?从显性的、情感的启蒙两方面入手。而是解读月光,月光的象征意义,月光和母亲的相似点,月光还有一种诗意。这些都要解读到位。2、要牢牢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作为设计的一体主线。本课设计三个板块:理解母亲启蒙的方式,体会探究母亲的形象,探究为什么课题叫月光启蒙?回顾全文,体会母亲给了我哪些影响启发?
严校长的新思路带给了大家新的思考,也为我们如何教散文提供了范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也要根据教材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让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摄影、撰稿:杭亚洁 审核: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