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窗,感受儿童诗的魅力
——湖塘二实小二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近日,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走进了二(2) 班的教室,聆听了范琴芳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精彩展示《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范老师根据本课的特点,精心设计,从整体入手,注重词句的感悟与积累,运用媒体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
一:理解感悟,注重积累
例如,对“透明的雨滴”的理解,老师让孩子们观察画面,并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然后指导朗读。对“清凌凌”这个词的理解,让学生通过看图描绘河水给自己的感觉,从而顺其自然理解了词意,并且送词“碧澄澄、清澈见底”让学生积累,并读出了感受。接着,紧抓“清凌凌”让学生体会水的清澈以及让学生想象成自己就是小鱼,在水中游玩的快乐。在对“雨点歌唱”这一环节中又引导孩子唤起心中美好的回忆“雨点在荷叶上发出的美妙动听的声音”,比如:哗啦啦、淅沥淅沥等,在此基础上指导读出雨点的快乐,学生的朗读也是发自内心,溢于言表。
二: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在理解变成的每一种事物时,老师都配以课件,创设情境,学生仿佛进入美丽的童话世界,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第四节是描写了夏天迷人的夜晚,眨眼的星星和弯弯的新月,出现在静谧的夜空,多美的意境。范老师适机展示夏夜星空图,在此基础上孩子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妙语连珠,激起大家的美好大自然的向往,分享自己融入大自然的喜悦,课堂氛围也极为活泼。
三:注重训练,拓展思维
课堂上,范老师抓住文本的训练点,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如课文结尾的省略号更是启开了想象的闸门,让学生说说“( )来了,在荷叶( )。”鼓励学生进行再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设计问题“如果你是荷叶,你开心吗?”同时以读促悟,提升了诗的主题“不仅美丽,还给大家带来快乐。”以此循序渐进地引发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
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我们感受到了范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状态,打开心窗,感受儿童诗的魅力,也为大家教学儿童诗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学习,共促进步的平台。
(撰稿/摄影:黄晓玉 审核:周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