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我校音乐组举行了第七次教研活动,曹祎雯老师执教《牧童之歌》。这是一首新疆哈萨克族的歌曲,歌曲生动的描绘了哈萨克族人们放牧时的场景。本课曹老师依照"创设情境,聆听感受,表现创造"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首先,通过少数民族视频,图片,文字资料为学生创设欣赏情境;其次,通过律动,演唱等实践体验环节,以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感受情绪;最后,在学生感受的新疆舞蹈中结束本节课。
这节课中曹老师的教学亮点是1、老师在设计问题时难易程度适合学生的年龄面向全体同学,让学生共同体验共同参与,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演奏演唱,或接唱等,真正做到了音乐课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这一理念。2、体验式音乐学习,音乐学习需要学习者自身去经历,去感悟,去操作,才能获得属于学习者个人的音乐感受.体验式音乐学习强调身体的参与。因此,在学唱《牧童之歌》的过程中,曹老师十分注重学生亲身的音乐体验.带领学生打一打附点节奏,使学生获得音乐感受。在完整演唱时也让学生思考,想象,让他们始终沉浸在音乐中,获得最直观的音乐感受。3、比较式音乐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歌曲,学唱歌曲,有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深刻印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审美注意力,还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能力的提高。曹老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基本功。如在歌曲导入中,曹老丰富有趣的语言和教态,充分调动了学生了积极性。学生跟着老师边唱边跳,活跃了音乐课的气氛,使学生在愉快中感受音乐。曹老师的钢琴伴奏,优美的旋律仿佛让人置身在一片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为学生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会后老师们也针对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抒己见,我们相信,通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不断的总结反思,老师们会更快的在课堂上成长起来。
(撰稿:吴晓霖 摄影:王艳 审核:徐菊)